正文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第五节 当代哲学论争中的仁与礼(1)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 作者:(新加坡)赖蕴慧


尽管我们希望在诠解《论语》文本的时候引入创造性因素,但我们还得保持《论语》作为一部战国文献的完整性,二者必须平衡。出于各种显而易见的原因,人们倾向于强调仁。但是,我们应该牢记,礼在《论语》的哲学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礼的践行实际上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主导面向。略微换种说法,在实际发生的中国历史上,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礼的理解。

然而,当代英语世界对礼和仁进行了饶有趣味且富有洞见的探讨。有些学者取分析的进路,批判性地细究各种概念,阐明它们在当下的生命力。【参见Kwong-loi Shun(1993),Antonio Cua(1971,1973,1979,1989,1996a,1996b),Philip Ivanhoe(1990),Benjamin Schwartz(1985),Angus C. Graham(1989),Karyn Lai(1995)。史华慈和葛瑞汉的论文集在中国思想史的框架内阐述中国哲学观念。二者都对中国思想研究这一领域作了很好的介绍。】近来,很多学者将注意力转向《论语》中的“义”(适宜)。【参见Hall and Ames(1997),Kim-Chong Chong(1998),Karyn Lai(2003b)。】他们认为,“义”为儒学中的道德推理增加了另外一层东西。作为“适宜”或“恰当”,“义”在实践活动的考量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为它反映出儒家思想关注伦理的适宜性而非规范性。也就是说,强调的是在特定境域中做“恰当”的事,而非一味地遵循规则或规范。像这样的伦理比较分析对于不同哲学传统间的哲学探讨与对话大有裨益。尤其是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层面,学者们注意到,和传统的西方道德哲学相比,儒家哲学更注重相际的社会情境,更关注具体的伦理实践。最近出现的一些启发人心的思想交会还包括,比较儒家的仁和女性主义伦理中的关爱(care)、探讨中国哲学传统中的环境与生态思想等等。【参见李晨阳所编的女权主义系列论文(Li Chenyang,2000),以及另一部讨论儒家生态思想的论文集(Mary E.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1998)。】

当代仁礼诠释的另一进路,则强调在当代社会-政治条件之下它们对于修身的意义。郝大维和安乐哲的讨论引导了这一领域的论争。他们把“仁”解释为“成人”(person-making),尽管有时被指为过于后现代,但它对于民主语境下的儒家思想讨论已经很有影响力。【参见Hall and Ames(1998,1999),Sor-Hoon Tan(2004),Joseph Grange(2004)。】另一项颇具意义的社会-政治哲学讨论是:仁和礼在东亚国家文化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位置。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人权获得根本重要性的全球化语境之下,儒家哲学的位置在哪里,能否继续发挥作用?另一个问题:儒家哲学是怎样影响了亚洲价值论争中的观念及话语?【参见De Bary(1991,1998),De Bary and Tu Weiming(eds.)(199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