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第五节 当代哲学论争中的仁与礼(2)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 作者:(新加坡)赖蕴慧


仁和礼一起构成了儒家哲学的核心,对二者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揭示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基本要素。对仁和礼的研究促使我们进一步追问,如何在社会-政治的关系情境中以德润身?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关联着我们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理解关系。在儒家看来,培育互惠互益的关系对于自我及其认同来说必不可少。这种注重相待的自我观质疑划一规范和过度概括,关注如何在活生生的实践中实现人类之善。儒家哲学提醒道德哲学家,有必要仔细考量注重相待的自我观,以及它如何由关系所建构。

另外一个和自我定义相关的问题在于:社会与伦理规范对个体的影响。儒家认为,必要时可以抛弃已经过时甚至有害的礼。但做此决断的尺度在哪里?在儒家看来,把握这一尺度至为要紧。从事道德修身的个体怎样才能和社会规范保持批判的距离?现行的规范是否仍然合宜适用,要想对此做出明智的裁断需要何种技能?这些问题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诸如道德规范如何而定、由谁来定,以及在特定的社会中如何制度化。当然,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代问题。

最后,儒家哲学是否体现或造成了“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形成对照,而后者是自由民主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但是,如果更加透彻地理解儒家思想就会看到,它实际上对社会-政治组织中的“集体-个人”描述模式提出了挑战。事实上,儒家注重相待的自我观坐落于仁与礼的交叉口,不能简单地描述为体现社会-政治组织的集体主义进路。无论是对于社会福祉还是对于个人幸福,特定关系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能否成功地处理关系,能否平衡相互冲突的需求与义务,这跟他幸福与否密切相关。儒家注重相待的自我观把自我放置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因此,儒家哲学为群中之我(self-in-community)绘出了一幅复杂的现实主义图画。

延伸阅读建议

Confucius:The Analects,translated by Dim-Cheuk Lau(1979),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 Philosophy Translation,translated by Roger Ames and Henry Rosemont Jr(1998a),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Chan,Wing-tsit(1975)‘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Jen(Humanit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vol. 2,no.2:107-29.

Fingarette,Herbert(1972)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Harper and Row.

Tu,Weiming(1985)Confucian Thought: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