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周期》货币政策放松刻不容缓(2)

大周期 作者:滕泰


图1 预计下一轮猪价高点将出现在2014年中期

资料来源:WIND,万博经济研究院

大宗农产品不会构成太大的通胀压力。我国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较高,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价格主要取决于国内供给,今年秋粮有望实现历史性的连续9年增产,供给形势稳定,预计未来粮食价格仍将平稳运行。

QE3对当前国内物价的影响微乎其微

美联储近期出台的QE3再次激起了很多人对于“输入性通胀”的担忧,而事实上大洋彼岸的货币宽松对中国物价的影响微乎其微。首先在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阶段的经济背景下,无论是原油还是铜的价格上涨都是欧美经济所不能承受的。而在中国钢铁严重过剩的背景下,铁矿石的价格也不具备上涨的条件。

退一步讲,即便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超预期的大幅上涨,其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仍然可控。以油价为例,一方面国际油价波动通过成品油调价直接影响CPI中的交通通讯分项,另一方面,作为日化用品、服装鞋帽等众多消费品的上游原材料,油价的大涨从逻辑上势必对众多下游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造成普遍影响。然而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油价波动对国内通胀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小得多。首先,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特点决定了国际油价的波动向国内的传递存在一定的时滞,同时在幅度上也大打折扣: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WTI原油现货价格上涨110%,而同期国内汽油零售均价仅上涨40%,这使得油价波动对CPI月环比的直接影响始终在0.05%以内。另外,以石油为最终原料的产品生产链条普遍较长,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原料投入比例所决定的成本价格传导系数的累积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利润水平的缩窄等因素共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冲抵了油价大幅波动的影响,近几个月环比持续下降的鞋帽价格分项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铁矿石、铜材等其他大宗原材料,对下游产品的价格冲击也会受到进口比例、原料成本比例、产业链长度、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削弱。

总结而言,海外原材料价格上涨15%,对中国CPI影响只有0.5%,因此所谓QE3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的担忧纯属“杞人忧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