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道路》第二章 亚当·斯密为什么打不赢马克思(4)

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作者:(意)洛丽塔·纳波利奥尼


现在,在21世纪,西方人仍然固守一个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学理论,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在心理压抑的潜意识中不能自拔。正如西方的精神一样,西方的经济被困在西方人对未来的幻想和对过去的迷恋中寸步难行。过去20年,美联储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实际上就是金融领域的百忧解,通过对病症的抑制使西方忽视了真正的危机。依靠药物或者不切实际的方法治疗抑郁症或者处理经济问题只是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现在,当自欺欺人的药物和方法不起作用时,危机就爆发了。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何良策?在经济学领域是否存在一个像荣格一样的大师,可以颠覆亚当·斯密的经典自由主义理论,将经济学从其牢笼中解放出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他就是马克思。

正如荣格的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经验的观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体系、劳动者的行为、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聚集和使整个社会处于危险境地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和荣格都能够保持冷静,没有盲从当时的主流理论,冷静地观察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路径与荣格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经济学的荣格”。马克思的分析独辟蹊径,打破了传统的分析方法,为我们解读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路径。但是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现在,心理学的现代性可以准确地追溯到其两位奠基人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的对立,而对立的程度从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缓和。在经济学领域中,其逻辑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同亚当·斯密一样,马克思也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相对于自由资本主义理论模式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其有力的补充,而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模式。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西方经济理论界却默默无闻。

就此而言,当今世界已经不再是某一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可以一手遮天的时代了。凯恩斯以鲜活、富有建设性的话语创立的宏观经济学曾经统治了世界,但是其在剑桥大学时同马克思主义者的交流却是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文的基础。就此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奇迹形成所必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战后经济和金融体系在归功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同时,也要归功于马克思及其对资本主义的剖析。但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马克思、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连同苏联一道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马克思的著作更是被堆在图书馆的角落,无人问津。经典自由主义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互动逐渐销声匿迹,经济的现代性也不断削弱。这也就解释了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变得模式化和单一化的原因。

但是,在东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