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米茨大半辈子都在研究印尼雨林中的各种植被,所以对于重新造林,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要实现目标还是需要当地达雅克人的支持,他们就生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好在斯米茨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不算外人: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0年,并且加入了印尼国籍。他的太太就是一位苏拉威西岛达雅克部落的公主,而他的儿子从小就生活在加里曼丹东部地区的丛林中,会说好几种当地方言。人们都认为斯米茨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以至于他都有一个达雅克名字。他还加入了一个当地乐团,在生日宴会和民族节日时演出。斯米茨说:“如果我被当作外人的话,估计我的计划是搞不下去的。”
斯米茨想要保持这种互信,首先就要用一个所有人都称道的价钱把地买下来。每次买地,他都严格要求所有的购地手续都必须符合政府规定。他知道林业和棕榈油领域黑帮的厉害,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想好了怎么应付他们。他从法律层面确保他的婆罗洲关爱黑猩猩生存基金会,也就是他的保护组织,对于这片保护区享有永久的所有权。这很重要,因为一旦他在荒地上造林,种起很多值钱的树木,这就会成为控制林场和棕榈油农场的黑帮人眼里的肥肉。
等保护区公平地走完买卖手续,安然无事地被建立起来以后,斯米茨就可以开始种树了。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为了一些荒得不能再荒的土地,这个金发碧眼的印尼人居然花了好大一笔钱。斯米茨站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设想将来这里将要变成永恒的森林,但是现在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这片被山火烧过的土地寸草不生,连害虫都逃得无影无踪。
想要了解斯米茨对于植树造林的构想,就需要像他一样系统地想问题,要考虑一系列不同的时间节点。这就像是站在整个乐团面前指挥一样。指挥先挥舞右手,提示序曲开始(在斯米茨这里就是整片森林的最外一圈);之后指挥挥动左手,森林的林冠便起伏波动,这是中间那圈最高的热带硬木,它们会给整片森林带来绿荫,保证雨林足够潮湿,这对于维护雨林的生态多样性极为重要。跟只种植棕榈树的农场不同,斯米茨的保护区每一圈树林的规模、种植的时间安排,以及树林的结构都不一样,但是所有的树林都是密集的、相互联结的群集。
这种设计当然模仿了自然界造物主的巧思。艾默里·洛文斯是一位新能源专家,也是一位斯米茨计划的支持者。洛文斯说:“如何只做一件事但是可收获多重功效,造物主在进化的过程中有38亿年的经验。而斯米茨的保护区就是学习了自然在进化中的经验,通过设计,做一件事获得多重好处。这个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如果把永恒的森林计划比作一首交响乐,那么第一乐章就是要为之后整个森林的发展打下基础。现在这片不毛之地长满了一种叫作阿郎阿郎的杂草,这种杂草会释放具有剧毒的氰化物。在斯米茨的设想中,最外一圈(或者说第一区)会种那些生长非常快的树,一方面这些树是防火的,另一方面能够去除杂草。最外一层树包括了洋槐:经济价值不高,但是生长迅速。洋槐跟其他阻燃树木一道,保护内圈的森林不受火灾的威胁,同时能够提供树荫,恢复雨林的微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