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亿种活法》历史中的大人物(1)

十三亿种活法 作者:宋石男


历史中的大人物

布洛赫曾说,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唯有在对人的不断追寻中,史学家才能完成将过去与现在连接的伟业。

但在此伟业中,歧视无所不在,而且理直气壮。历史记录中充溢的是那些运气足够好,力量足够强,因此站在人堆之上者的名字。然而其余百数十亿的人根本没有机会露头。他们被遗忘,被忽略,被当成宏大历史叙事中的废旧螺丝钉。这很正常,一部精准的历史必须是一部能够遗忘的历史,否则就是大杂烩。每个时代所牺牲的都是大多数人,对应的史书也不例外。

一个大人物的背后,是千万个被视而不见的普通人。如茨威格所言,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个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做铺垫;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同意卡莱尔的神话:历史就是伟人传记。但在卡莱尔另一部著作中,他又说出与之冰火不容的话:“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被视为当然的命运,沉重地压在2500万颗心灵上--这是法国革命的推动力,并不是那些理论鼓动家、富有商人、乡村显贵受伤的虚荣心、遭到反对的哲学引起了法国革命。这也将是一切国家里全部此类革命的动力。”这段话暗合从黑格尔、斯宾塞到马克思的决定论,无论大人物如何不可一世,他的一生仍不过是被时代洪流裹挟而前。于是,大人物被从傲慢的云端拽下,皇冠为人民加冕,黄袍也披到时代精神之上。

不过,黑格尔仍为大人物保留了一点颜面。他说,大人物即是能表现时代意志之人,他所做的一切是其时代的核心与本质,他把时代现实化了。可这听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难道在苏联的集体农庄时期,时代精神就是要折磨上千万农民,让他们颠沛流离或在集中营送命,而斯大林就是此种时代精神的核心?

我更同意莫里森的话--仅仅把历史人物当成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代表,那是对历史人物的集体屠杀,也是对历史的屠杀。然而,究竟是时代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时代?这一古老而新鲜的命题在每一个时代的转换期,总是横亘在我们面前,挡住我们的视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