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看来,令北洋军攻下汉阳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南下的北洋军此刻已做好充分的攻击准备,拿下汉阳并非难事;更重要的是,武汉不仅是革命首义之地,当时更是革命阵营的中心所在地,攻克汉阳乃至拿下武汉三镇,不失为战略上的攻心之术。
首先发动汉阳之战的并非是北洋军而是黄兴指挥的革命军。10月28日,黄兴与宋教仁等由上海抵达武昌,但仅过了五天,汉口即被北洋军攻破。为鼓舞革命军士气,黎元洪特意为黄兴筑坛拜将,而在之后的半个月里,黄兴整军备武,其间更有湖南援军开到,革命军士气一时大增。11月17日,黄兴亲率革命军反攻汉口,尽管一度迫使敌军后撤,但战场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北洋军虽然猝不及防,但毕竟是训练有年的正规部队,因而很快稳住阵脚并转入反攻。
在北洋军的猛烈炮火下,革命军疯狂后退,溃不成军,督战的革命军总指挥黄兴拔刀大吼:“不许后退,大家向前冲!”但兵败似山倒,黄兴的命令丝毫不起作用。11月26日,湖南援军自行撤退,返回湖南,而残存的湖北革命军也都纷纷乘船渡江到武昌。大败之后,黄兴心念俱焚,过江时甚至欲自沉长江求死,所幸被随行在侧的革命党人田桐拉住,这才没有随大江滚滚东去。
黄兴初来武汉时意气风发,汉阳败北后方知势不可为。在之后的军事会议上,他提议仿当年太平军放弃武昌之例,湘鄂两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黄兴的提议遭到了湖北革命人士的强烈反对甚至人身攻击,会议不欢而散。11月28日,黄兴悄然离鄂往沪,这时离他来到武昌时正好一个月。
刚刚树起来的“革命总指挥”悄没声息地走了,坐镇武汉的黎元洪麻烦可就大了。抬头望去,北洋军在龟山上架起大炮,武昌都督府此刻已在射击范围之内。对手那边,尽管袁世凯已下令停战,但北洋军前线总指挥冯国璋在大胜之下,兴奋劲儿还没有过,他竟然违抗袁世凯的命令继续炮轰武昌,革命形势一度变得极为紧张。
北洋军炮击之下,军政府大楼一度起火,武昌城内人心惶惶,各色人等纷纷向城外避难,机关人员亦开始逃散。挨到黄昏时分,黎元洪也带着洋文秘书胡朝宗,背着都督的大印,由邝汉卿带卫队一排护送,从大东门向葛店奔去。
好在北洋军攻下汉阳后,便不再展开成规模的战事攻击,黎元洪的“逃跑”计划也就此打住。袁世凯此时非常清楚,只要革命军锐气被折杀,双方重返谈判桌势所必然。更何况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也有意调停,以促成他与黎元洪停战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