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门槛上的民国》第三章 法统,争权?--定都酿成大风波(2)

门槛上的民国 作者:金满楼


人选名单出炉后,不满者不在少数。首先是湖北首义派,他们在总、次长的18人大名单中竟无一人上榜,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陕西革命党人、《民立报》的主持者于右任曾向黄兴提醒,名单酝酿时应考虑容纳武昌首义的革命同志,但“首义派”最终还是颗粒无收。

从潜意识说,这恐怕与名单主拟人黄兴在武昌的不愉快经历相关。黄兴的用人有私心,谭人凤也曾责怪说:“其于同辈中能力胜己者,虽明知而不愿用。以故南政府之组织,如宋教仁者则仅以法制局敷衍之,而汤化龙、汤芗铭、刘冠雄辈反特邀拔擢。”

事实上,孙武曾前来欲任陆军次长一职,但已任陆军总长的黄兴显然不想用他做副手,孙武最终失望而去。张振武对南京临时政府也极其不满,每次见面,张都要撸起袖子、挥动胳膊,嚷嚷着说黄兴办事不公平。名单公布后,张振武更是在报纸上公开辱骂:“你们这些人碌碌无为,依靠别人成功了,权力却都被你们拿去了!”由此,湖北首义派走上了与同盟会相对立的道路。

至于财政总长,黄兴原主张用名声在外的同乡熊希龄,但孙中山坚持用留美博士陈锦涛[13]。外交总长的人选也争议颇大,按说应由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出任,但孙中山最终选择了王宠惠。王宠惠、伍廷芳两人都是法学博士出身,但王宠惠年仅31岁,资历、经验远不如伍廷芳。为此,王宠惠最初不敢受命,但孙中山却给他打气:“吾人正当破除所谓官僚资格,外交问题吾自决之,勿怯也。”

伍廷芳的反应倒还算豁达:“予视两者(指外交与司法总长职位)无甚差异,无所好亦无所恶。”但数年后,伍廷芳却隐约表达了自己的积怨,称孙中山当年任用留学生“不加甄别”,“委以总次长之要津,或专成之重寄。”

胡汉民自传中说,孙中山回国前,宋教仁有意推黄兴为大总统而自任内阁总理,章炳麟也为之公开造势:若举总统,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以德则汪精卫。在这次的表决中,宋教仁落选的原因有二:一则年少,二则太坚持原则。为实行内阁制的主张,他不但与孙中山吵,而且与临时参议员们吵,由此受人恶感,被否并不奇怪。

至于另一个被否的老革命党章太炎,他可就要发飙了。章太炎原本就脾气怪异,经常做出些匪夷所思的出格事。这次的革命,他上蹿下跳,活跃异常,结果却什么也没捞着,那当然不干了。两个月后,南京的川籍革命党人举行四川革命烈士悼念会,人在上海的章太炎居然不辞辛苦地送来一幅极刺耳的挽联:“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此地虎踞龙盘,古人之虚言”。此骂非无所指,堪称毒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