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门槛上的民国》第四章 王道,霸道?--有枪便是草头王(2)

门槛上的民国 作者:金满楼


据徐永昌回忆,兵变发生后,其所部毅军奉命“在大路上散开截堵变兵,五营中经常有十哨人出动,在京、通各路展开很长的一线,变兵被管押或处决,物品归公,而若干银钱饰物,不少都装入了堵截者的腰包”;尝到甜头后,“弟兄们仿佛像猫子吃惯了野食,派他们固然出去,不派他们亦要自动出去。……等到绝无变兵时,他们还有顺便偷劫城外居民……一星期后,部队中风气便很不好了,有的见面偷问收获多少,同时营中亦赌博起来。”

令徐永昌感到哭笑不得的是,毅军截捕变兵得到意外收获后,“军心即起浮动,每每想发横财,此种心情,酝酿到夏天的一个晚上爆发了,在通州街市乱抢一阵(此时毅军已不驻京),他们鉴于三镇兵变之事后被人截捕,大多数复又回营,有几个士兵抢得一个留声机,回营时经过铁路放在路上,上好唱起来。后有别的变兵走来,遥向其地放了两枪,无人还声,走近一看,留声机仍在唱,但无人在旁,究竟是试唱以后,觉得无意思弃之而去,抑为枪声惊走,不得而知,反正是不要了。又抢回之物,过了两天,除很少细小的都留存外,其余听说上边要搜查,有的送给百姓,有的扔在营墙之外或投入井中,所在皆是。大多是抢时有兴趣,抢到以后,却又不一定想要,或是不敢要,故变兵心理,实在微妙难测”。

兵变中的抢掠行为也不必大惊小怪,在新旧政权交接的中空期,出现短暂的无政府状态实属必然,而要结束这种变乱,通常要以几个倒霉的抢匪或乱兵的脑袋作为终止。事实上,兵变中首开大规模抢掠先例的并非是京津兵变,而是发生在保路运动的所在地:成都。

辛亥革命的先声起于四川省“保路运动”,但四川省是南方各省中独立最晚的。11月27日,身上背负累累血债(“成都血案”)的赵尔丰在形势逼迫下主动交权,保路风潮的风云人物蒲殿俊随后被推为都督,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为副都督。权力更迭的背后,实为赵尔丰策划一切,而其目的在于自保,因为蒲系文人,手握兵权的朱庆澜则是其一手提拔的亲信,可以控制局势。

赵尔丰的如意算盘最终却落空了。12月8日,蒲殿俊、朱庆澜在成都东校场举行阅兵,新都督蒲殿俊还没说两句,下面即有士兵大声喧哗,说答应发三个月的饷,为何只发了一个月,接着有人朝天放枪,队伍前的放饷委员被当场打死。枪声一响,校场内顿时一片大乱,蒲殿俊当场被吓得两腿战栗,全身瘫软,后被两个马弁背着逃出,而身为统制的朱庆澜也随后逃之夭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