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门槛上的民国》第四章 王道,霸道?--有枪便是草头王(19)

门槛上的民国 作者:金满楼


“二次革命”后,王金发意志消沉,与革命党人日行渐远,据说后来还入京投靠袁世凯,后因“一匪未缉,空有自首之虚名”而被浙江督军朱瑞诱捕,最终于1915年6月2日被枪杀于杭州军人监狱。

令人慨叹的是,在风云变幻的当年,有多少革命故事,就有多少王金发--不过王金发好歹是享过福的人。

四、江湖子弟游侠忙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政局乱相纷纷。如果说阎锡山、李烈钧等人建立的省级政权尚有正规军事力量为依撑,那王金发那样的中下层政权则更多依靠会党或干脆就是暴力。如四川保路运动中,哥老会揭竿而起,“或拥一城,或踞一寨,称都督,号大王……踞城自称都督者十六府县,甚至一县而有两都督,拥众自雄,莫能相下。勒令商民富户纳饷需,互相仇杀无宁日”。

历代王纲解纽,据地自王者必出于江湖。像王金发这样的,虽然以会党起家,但他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是有规模、有组织的会党,因而为害乡里的时间并不长。但会党活动猖獗的陕西、四川、贵州等省,境况就没有绍兴那么幸运了。

辛亥年中,川、陕、黔诸省哥老会冲锋在前,但所谓“革命”大都轻而易举,譬如陕西安康哥老会举义时,未发一枪一弹即占领官衙,光复成功,周围的汉阴、石泉诸县也大都如此。革命后,陕南一带俨然成为“哥老会世界”,湖南也是如此,各县“哥弟会党,风起云涌,招摇过市”,贵州会党们则“纷纷开公口、立山堂,头打包巾、身穿短打、背插腰刀、额结英雄结子的人,随时可见”。

作为会党重灾区的四川,哥老会势力之大,就连辣手催杀赵尔丰的四川都督尹昌衡也不得不挂出“大汉公”的招牌,算是与哥老会共建共荣。在尹昌衡的带动之下,四川军政部长周骏也自封“大陆公”,巡警总监杨维搞起了“汉兴会”,参谋部成立“大参公”,另外还有“汉军公”、“福汉公”、“从汉公”、“多福公”、“同庆会”等诸多名目。更令人绝倒的是,居然还有“女袍哥”的公口20多个。

江湖子弟岁月老,新贵少年游侠忙。在革命的非常时期,称王称霸不算什么,个别会党甚至打出了“皇帝”的旗号,如活动于苏浙皖地区的“九龙山”会党,据说其以南京城外数十里建立多处据点,并宣称奉“弥勒命令”,“邦办浙江天兵”,“兴汉灭洋”,其“声势浩大,党羽千人白日结队横行”。安徽则出现名为“大把子香”的神秘组织,其中“上书黑龙山大皇帝等字样”;芜湖邢荡湖、李东初等人所组织的“海龙会”,自刻“中华帝国海龙会之关防”,并对外宣称:民国是我们建造成功的,到如今我们都无事可做,非推翻民国不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