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方智慧》孔子及其思想(5)

东方智慧:中国思想与思想家 作者:刘德斌


一次,孔子的弟子冉求对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但我个人能力有所不足。”言外之意,他无法在生活中完全落实孔子的主张。孔子不客气地说:“能力不足的人,必然半途而废。而你不是能力不足,是裹足不前。”而孔子非常喜爱的另一位弟子子路,听到孔子的教诲之后,马上就在生活中实践,当他还没有将已经学到的落实之前,他唯恐再听到孔子新的教诲。

在孔子的学说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其仁者爱人思想的落实,孔子的全部学说正是本着这样一个核心向所有领域展开的。大体说,孔子的学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是个人修养和伦理道德的领域,一是政治思想领域。

在个人修养和伦理道德的领域,对仁者爱人精神的实践,主要本着由近及远的思想来落实。一个人要做到仁者爱人,首先要做到的是爱自己的亲人,而且是从最亲近的人开始做起,这就是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孔子的学说中,爱父母称之为“孝”,爱兄弟姐妹称之为“悌”。因此,儒家将孝和悌视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

儒家的孝的观念对中国人影响至为深远。西汉的统治者就标榜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带有孝字。儒家的经典《孝经》也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汉代选拔官员的途径之一是“举孝廉”,以孝顺父母出名的人会被推荐到政府中去做官。后来中国人形成了“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的观念,就是受儒家孝的思想的影响。

儒家孝的思想强调,要本着对父母的爱,尽量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且要对父母保持敬意,受这种思想影响,中国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家庭伦理观念。时至今日,尽管儒家思想的影响已大为削弱,但中国人在人生的重大问题上往往还是要征求父母的意见,体现的就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精神;中国人不会当面称呼父母的名字,体现的就是对父母的尊敬。

如果说儒家的孝观念很好地解决了家庭内代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悌观念就是处理好了作为同一代人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果落实了儒家的孝悌观念,家庭内部,无论是纵向的关系还是横向的关系,就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自然就会是非常和谐的。由做好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现家庭内部的和谐,这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由“修身”至“齐家”。

在政治思想领域,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国君、臣子、父亲、儿子,都是人生的不同角色,人处于这种角色中的时候,要按着这个角色的要求去行动。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做到按照社会对自己的角色要求去行动,那么,人与人之间当然会相处得十分融洽,整个社会也会秩序井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