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始年间(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人经常在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的竹林中聚会,因此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的某些行为,不仅在当时人看来是怪诞放荡的,就是放在今天我们也很难接受,但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他们对儒家礼教的不满,提倡一种人性自由的解放。作为对儒家思想的反动,这批思想家都转而重视研究道家思想。
三国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兴起一种新的思潮,史称玄学。
玄学虽然也与儒学有关,但却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重在探讨一些哲学命题的思想流派。西晋以后,玄学与清谈相结合,成为学术界的主流。
士族精英醉心于清谈,而不致力于实际的政务,被认为是东晋南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故而有所谓“清谈误国”之说。但这种以论辩为主要形式的对相关哲学问题的思考,对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亮点。但颇为遗憾,由于玄学主要以清谈即论辩的形式进行,较少著作流传下来,对于其具体的思想成就,我们今天却知之不多。
玄学主要流行于南朝,北朝重视的仍旧是儒家经学,学术界的好尚,南北朝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南方,汉族建立的政权内部,却没有沿袭汉朝以来的学术传统,而是兴起了新的学问与风尚;在北方,来自草原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内部,却保守着汉朝的学术传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种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