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重视成丁礼,孩子在13岁要举行“穿裤子”、“穿裙子”的仪式,之后正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成丁礼一般是在普米族的大过年(春节)时期举行。
普米族婚姻多行一夫一妻制,古代普米族选择配偶要由父母做主,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另外,在部分普米族的婚姻习俗中,还保留着“不落夫家”的特殊习俗。普米族婚礼的第一次迎娶称为“黑婚”,是婚礼中最为隆重的一次。但婚后第三天,新娘便返娘家“回拜”,并长住于此,过起不落夫家的生活。隔一年后,男方要第二次去迎娶,称为“白婚”。可新娘在婆家住不上几天,又偷偷地跑回娘家。一年后,男方再次派人接回新娘,此时,新郎新娘方开始真正的夫妻生活。
普米族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在人病危时,要通知近亲进行探视,人去世后,家人立即爬上屋顶鸣枪放炮,吹牛角报丧,同族人闻讯后要赶来帮助料理后事。在丧葬形式上,宁蒗地区的普米族群众实行火葬,兰坪、永胜地区的实行土葬,维西地区的兼行火葬和土葬。普米族葬礼较繁琐,如实行火葬的仪式主要有报丧、服丧、焚尸、二次葬仪。在丧葬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请喇嘛及韩规举行繁琐的宗教仪式,以超度亡灵顺利回归祖先发源地。普米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韩规教,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
普米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大过年、小过年、尝新节、雪门槛游山节等。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初七为止。期间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烧香祈祷、祭祀祖先。还有上山打猎、绕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锅庄等活动。与此相对的是吾昔节,俗称小过年,又称普米过年,在每年的腊月初六,据说这天是普米祖先的诞辰日,所以活动多是进行些祭祖先、驱病魔等宗教活动。
普米人能歌善舞,民歌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传统舞蹈“打锅庄”以及宗教舞蹈“醒英嗟”都是普米族独具特色的舞蹈。乐器最出名的当属四弦琴,在普米山村,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幢幢木楞房里,常常都能听到纯朴、悠扬的四弦琴声。2004年,反映云南普米族繁衍生息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母亲河》在云南昆明上演,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项“荷花奖”银奖,可见普米族传统乐舞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