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姿多彩》傣族和布依族(2)

多姿多彩:中国少数民族 作者:刘德斌


古代傣族的婚姻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不同阶层之间严禁通婚。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傣族人称“串布少”,指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流行过“赶摆黄焖鸡”的恋爱方式,具体方法是,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傣族的订婚仪式称为“吃小酒”。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共有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另外,傣族还流行召赘上门的习俗。在其传统节日关门节期间是禁止结婚和恋爱的。

傣族的丧葬主要有土葬、火葬和水葬。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火葬为主,其他地区如德宏、金平则通行土葬。傣族几乎全民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另有部分地区保留着原始的鬼神崇拜残余。佛教对傣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都有明显的影响。在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一段时间,在佛寺内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人们认为,只有入寺做过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才会有人喜欢。

傣族的传统节日也大多与佛教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入夏安居节)、开门节(出夏安居节)等。泼水节源于印度,最初是古婆罗门教的仪式,后为佛教吸收,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即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这期间也是青年男女寻觅爱情的绝好时机。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要提及的是,中国的德昂族以及泰国都有过泼水节的习俗。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亦称入夏安居节,时间为每年傣历九月十五(农历七月中)。开门节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也称出夏安居节,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农历九月中)。都是云南傣族传统的宗教节日。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三个月内,是傣族一年中宗教活动最多的时期,老年人更为频繁。这种习俗源于古代佛教僧侣雨季安居的习惯。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的雨季已经结束,人们可以正常的生活。节日这天,男女青年除了拜佛以外,还要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要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因而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也是中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典型舞蹈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傣族还有象脚鼓舞、戛伴光舞、双面鼓舞、鱼舞等众多舞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