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乐观的偏见》别和总统一起打野鸭(4)

乐观的偏见 作者:(美)塔利·沙罗特


更让人震惊的是,参与者竟然能够高高兴兴地向主持实验的人解释,为什么自己觉得挑选的照片比没有挑选的更吸引人(事实上,他们手里拿着的是几秒钟之前没有挑选的照片,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罢了)。有一位参与者解释道,挑选戴着珠宝首饰、面带微笑的女孩是因为“她光芒四射。在酒吧,我宁愿去和她搭讪,也不愿意去和另一张照片上的人聊天。我喜欢耳环”。事实上,这位参与者根本没有选择戴耳环的微笑少女!他选择的是那个没有戴珠宝首饰的忧郁女孩。当参与者中了小诡计,要求说说为什么更喜欢微笑的女孩时,他觉得完全可以分析出指引自己作出决定的心理过程。他的回答表明,虽然他觉得可以轻松地洞察自己的喜好和动机,但却是错误的。他出现了自省错觉,错误地推断和构建了自己的动机和过去的心理状态,并非真实地反映了内心的心理过程。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选择盲视”,参与者不相信自己会被这么愚弄,这种现象又称为“对选择盲视的盲视”。这个研究团队想要确认,选择盲视不单单局限于判断脸部的吸引程度。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辨识脸部的过程很特别,因为我们把脸部当作一个整体去识别,所以对脸部的观察可能会受到选择盲视的较大影响。

因此,约翰森和霍尔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最近的超市,并设立了品尝果酱的摊位。他们拦下毫无戒备的顾客,请他们品尝两种口味的果酱,分别是黑加仑味和覆盆子味。一种果酱装在蓝色罐子里,另一种果酱装在红色罐子里。顾客每样都尝了一口后,需要说说哪种更好吃。然后,顾客会拿到第二份果酱样品,约翰森和霍尔告诉顾客,这就是他品尝后选中的口味。接着,他们请顾客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一种口味,而不是另外一种品味。

这一次,约翰森和霍尔又耍了个小把戏,这些顾客同样毫不知情。这些罐装果酱两端是相同的,罐子中间用东西隔开,所以每一端果酱的口味都不同。约翰森和霍尔因此轻而易举地把顾客不喜欢的果酱当作喜欢的拿给他,同时还不让顾客发现。顾客出现了“果酱盲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第二次拿到的果酱并非他们第一次所选择的。这一次,他们还是信心十足地解释为什么自己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而其实他们当初并没有选择所购买的这种。“很显然没有那么甜。”一位顾客在解释自己所选的果酱时说道,事实上这种果酱却是他最初没有选择的那种品味。“用塑料勺吃着很方便。”另一位顾客解释道。

约翰森、霍尔以及他们的同事所作的实验证明,我们会无意识地口头解释未曾有过的偏好和动机。如果没有所谓的花招,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也会存在吗?

作重大决定之前——比如要不要移民到外国、上哪一所大学,是否接受某份工作还是另寻高就——面对这样的情况,大部分人都会花大量时间权衡每一个选择的利弊。在最终作出决定前,我们已把各种可能性在脑中过了一遍又一遍;得出结论后,我们也准备好如何与愿意倾听的人解释,例如为什么哥伦比亚商学院比沃顿商学院更合适。有些人会花数个小时和别人争辩周五晚上看哪一部电影;还有人会在心里把辣香肠、蘑菇和火腿比萨各自的优缺点比较一番,最终才会点餐打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