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略)
第一栏提醒我们帝国强权可以通过不止一种政治体系来实现。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帝国扩张的种种目的(第二栏),包括靖边和维护(原始)版图以确保宗主国安全的基本需求,也包括向被统治国的人民征收地租和税收,更包括新殖民地、原材料、贵重金属以及人力的获取,这是不言而喻的。
应该强调的是,如果上述目标的实现若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成本更低,那么征服与殖民则是得不偿失的。同时,一个帝国可以提供“公共利益”——即帝国统治有意无意地惠及被统治方而非统治方,并实际让帝国之外的第三方受惠:冲突的减少,贸易或投资的增加,司法与管理的改善,教育的提高(这一点不一定同宗教皈依相联系,现如今我们已不把它看作是公益)或各种物质条件的改进。
第四栏告诉我们帝国统治可以由不止一种的职能人员来实行:军人、文官、移民、志愿者团体、公司与本地精英都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帝国的意愿强加给殖民地。有许多种类的帝国经济体制,从奴隶制到自由体制,从一种形式的农奴制(封建制度)到另一种形式的农奴制(计划经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假设帝国利益只能让宗主国社会受惠。也许只有宗主国社会的精英阶层才能收获帝国的利益(正如兰斯·戴维斯和R·A·赫顿贝克在《大英帝国》一书中所声称的那样);也许是宗主国的低收入阶层中挑选的新殖民受益;某些情况下被统治地区的人民或社会精英也可能受益。最后,一个帝国的社会特征是可以不同的,确切地说,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态度也可以发生变化。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德国纳粹主义那个种族灭绝型帝国,意图是灭绝某些特定种族群体并刻意贬低其他民族。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罗马式帝国,在这样的国家中,无论是什么种族,在一定条件下都是能够获得公民身份的(这是一个明显适用于美国社会的模式)。两者之间则是复杂的种族和社会等级森严的维多利亚式帝国,在这样的国家中财富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可借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得以缩小(这当然并非绝对的)。且不论其他因素,上述所有这些可变因素的结合方式决定了一个帝国版图的大小,当然还有帝国得以维持时间的长短。
从更宽泛更深奥的角度给帝国下定义的话,我们可以完全摒弃霸权这样的字眼。除了少数几个例外的案例,美国迄今为止一直偏向于实行间接统治而非直接统治,更喜欢成为非正式帝国而不是正式帝国。实际上,最好将美国冷战时期的霸权理解为一个“受邀帝国”。问题是,近期大家所关注的是并非受到邀请的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这是否预示着美国将向更直接、更正式的帝国结构转变呢?用表1 中的术语可以对美利坚帝国作如下总结。不言而喻,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虽然也有非自由的特点,并且对其经济的国家干预已达到惊人的程度(用“混合经济”一词可能要比“市场经济”一词更为确切)。它关心的首先是自身安全和维护国际商品和人员的交流,其次是确保原材料的获得(主要是石油,但不限于此),它同时又致力于提供有限的公共利益:通过打击一些好战政权和介入一些国家的内战来提供世界和平;提供海路、空间贸易自由;采用一种特别形式的皈依手段,通常称为“美国化”。同传统的基督教传教模式相比,美国输出美国化的途径更多是通过消费品和娱乐产品的出口。美国实行正式统治的手段主要以军事武力为特征;实行非正式统治的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赖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以及某种情况下的本土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