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邂逅时常发生,因为劳改营的人员流动频繁。虽然逮捕从不间断,释放同样也没有停止过。囚犯因服刑期满、因获准参军、因体弱多病或因女犯带有年幼的子女、因从囚徒晋升为看守而被释放。所以,劳改营的囚犯总数通常保持在两百万左右,但是,作为政治犯或刑事犯曾经有过劳改营经历的苏联公民的总数却要高得多。从古拉格开始迅速扩张的一九二九年到斯大林去世的一九五三年,最可靠的估计表明,约有一千八百万人曾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吃苦受难,另有大约六百万人被流放到哈萨克沙漠或西伯利亚森林,这些人被合法地强制羁留在流放村,也要被迫参加劳动,尽管他们并没有生活在带刺铁丝网里面。
作为一个涉及成百上千万人的大规模强制劳动体系,劳改营在斯大林死亡之后也就不复存在了。尽管斯大林毕生相信古拉格对于苏联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他的政治继承人却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实际上,劳改营是落后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投资。斯大林死亡之后,他的继任者开始陆续解散劳改营。三次重大反抗事件和许多规模较小却同样危险的类似事件先后发生,对加快这一进程的速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劳改营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发生了演变。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初期,有些劳改营被重新设计成为用来关押新一代民主人士、反苏维埃的民族主义者——和罪犯——的地方。由于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网络和国际人权运动的缘故,有关这些后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的消息频繁曝光于西方社会。渐渐地,它们开始在冷战外交中扮演角色。甚至到了八十年代,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与他的苏联对手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仍在讨论苏联劳改营的问题。只是在一九八七年,戈尔巴乔夫——他本人就是一名古拉格囚犯的孙子——方才开始全部解散苏联的政治犯劳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