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硅谷之光》仙童败落开启英特尔芯片之门(1)

硅谷之光 作者:(美)大卫·卡普兰


仙童败落开启英特尔芯片之门

到1968年年初,除了诺伊斯和摩尔之外,“八叛逆”中的其他人都离开了仙童。公司当时在全球有32 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仙童在1959年生产的第一款晶体管只有一个电子线路,但最新的产品却有近1 000个电子线路。

尽管仙童半导体在实现肖克利的生产梦想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可他们还是要面临商业的现实性。母公司的管理不当(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当时已过世)导致企业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经营方面,都踏上了不归路。负责仙童日常运营的查理·史波克(Charlie Sporck)由于不满诺伊斯在仙童企业领导层里的地位比自己高,后来带着大队人马去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而史波克这位运营方面的奇才,日后将国家半导体公司打造得非常强大。类似摩托罗拉和得州仪器(杰克·基尔比的老东家)这样的竞争对手,接下来也在营业收入上超过了仙童。史波克离开后,诺伊斯由于未能成为仙童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感到十分愤怒。于是在1968年夏天,诺伊斯和摩尔也终于离开了仙童。

日益庞大的规模与惰性让仙童半导体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地衰败,最终被斯伦贝谢有限公司(Schlumberger Limited)收购。在诺伊斯和摩尔于1968年离开后,仙童半导体使出浑身解数开始从它的劲敌那里招兵买马,其中包括摩托罗拉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莱斯特·霍根。还记得9年前仙童半导体对艾德·鲍德温的背叛感到愤怒的情景吗?现在他们不但自己也这么干,而且还明目张胆地抛出天价诱饵。据说由于霍根拿到的钱太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硅谷的财富都是用“多少霍根”作为衡量单位的。霍根的团队原本被称为“霍根英雄”,但由于仙童再也未能重振雄风,所谓的“霍根英雄”也就自然成为狗熊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给另一家著名的新公司(网景)腾地方,仙童半导体位于山景城的充满传奇性的总部也遭遇了被拆毁的命运。创业者十分喜欢这种“卷土重来”之举所象征的意义……他们相信自己是资本主义的强大推动力,这是除旧迎新的“创造性龙卷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