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谣言、谶语及其他》逃避死亡与中国人动物化生存(1)

谣言、谶语及其他 作者:庄涤坤


吴洪森

死亡是人的有限与无能的终极象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持的不同价值观念,最终都可以在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上找到它们的根源。

我们如压抑对死亡的清醒意识,人为地割断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与这终极目标的联系,我们就只能陷入自欺欺人的逃避行为中,并竭力抓取眼前那些可以证明自我存在、显示我尚有生命力的东西。

对死亡的虚幻式逃避,也就是放弃了追求精神、超越死亡的努力。我们所抓取的东西也将同我们的身体一样,被闭锁在时间的铁链之中,经不起死亡的检验。

使人永恒的唯一途径就是精神。唯有在精神中我们才能够或多或少地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因而放弃了对永恒的追求就会使人的精神窒息。当人的生命力整个地被耗费在维持肉体的存在时,他的生命就不能不被“物”分割得支离破碎。他一方面为这种分割痛苦烦恼,另一方面又心甘情愿地陷身于这种分割。因为在他将生命与身外之物的认同过程中,他已与物同一化了,他已内在地将物的尺度作为衡量自己生命价值的尺度。因此,回避“死是生命的最终结局”,也就是取消了生命的真实性。逃避死亡的生存假象,终将在死亡降临时暴露无遗。当他看到他据有的或曾据有的一切同他一样有限,随着他的告终一起烟消云散或有的已先他而去,就不能不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因此,压抑对死亡的意识也就是使人生虚无化。

然而,人作为精神的生物,对永恒的渴望毕竟是不能彻底磨灭的。逃避死亡意识的人转过身来又面对着人生虚无的恐惧时,他就自然会采取最通常也最简便的方法来替代对永恒的渴求:生儿育女。

马尔萨斯曾通过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对比分析,得出人类无法避免战争的结论。但历史却显示出与他的分析相反的形态:每一场涉及全民的战乱或灾害过后,人口总是出现一个疯狂增长的时期。这原因就在于人被死亡的可怖景象吓坏了,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使人拒绝意识到死亡及与死亡有关的一切。这种逃避心理会强烈地刺激人的生殖本能。如果这个观点站得住脚的话,中国这样一个天灾人祸不断的国家,却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矛盾现象就得到了解释。

也许有人会以过去缺少避孕技术与知识来为多子女现象辩护。这难不住我,我要反问:一个民族的生殖功能在该民族的文化中被充分肯定时,难道还会有控制生育的需求吗?把人口众多归之于避孕方面的无知还散布了这样一种假象:似乎人类直到20世纪才懂得如何避孕。这显然不合历史常识,据专家的研究,在不少原始民族中,人们就已经掌握了避孕的手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