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罗山营地》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贷款(1)

米罗山营地 作者:陈河


为了全面了解日本人占据马来亚时期对华侨的政策,有必要做一些查证资料的功课。在这本书里我尽量避免学术式的讨论,但适当地带读者研究一下历史档案还是必要的。

1942年1月15日,日本军队开进了新加坡,横扫了马来亚半岛,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马来人和印度人虽然受到惊吓,但却表现出了某种惊喜。因为那时马来亚只是英国的殖民地,不是一个国家,英国人走了日本人来了对于他们没什么变化。而且日本是亚洲国家,相对来说对他们更加亲近一点。所以山下奉文的军队进城时,部分马来人和印度人表示了欢迎。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华侨来说,一种不祥的空气却沉重地压在他们的头上,原因是过去许多年中他们曾经自动或被动地参加过抗日运动,比如抵制日货、鼓动日本企业工人罢工、为中国内地的抗日战争募捐等,而且部分华人在英军策划下组成义勇军在新加坡和日军展开最后一战。因此在日军全面进入马来亚之后,华侨社会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早在日军进犯马来亚之前,日军方最高策划者把华侨问题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马来亚华侨在经济上掌握了命脉,他们拥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巨额资金和管理才干;第二是日本军方要重建马来亚经济,为庞大的战争开支输血,绝对需要诱使华侨经济合作,否则不但难以从马来亚获得利益,反而成了经济包袱;第三是华侨掌握了“中国问题”的钥匙,因为海外的华侨是中国国内的抗战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而“中国问题”已把日本的军力消耗殆尽。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1941年10月,一份高度机密文件中明确写道:“劝导和邀请华侨把资金投入到主要的工业,利用华侨的设备,收集及分发零售货物,同时引导华侨的银行同日本的金融和经济政策实行合作。”在这份战前的政策中所隐含的一点是,日军准备至少在军政时期的最初阶段里给予华侨某种优待。他们寄希望于一种观点,认为南洋华侨可能对赚钱比对政治更有兴趣。

F机关()是南方派遣军的间谍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平衡和马来亚华侨的关系,首脑是藤原岩市少校。这里有个例子,日军占领阿罗士打Alors star时,大部分华侨逃离了市镇,他们的店铺遭到马来人和印度人的抢掠,结果整个地区的经济陷于瘫痪。第二十五军副总参谋长马奈木敬信少将为了改变局面,向藤原要求对策,藤原提议实行两项政策:一是不把华侨当成敌国国民看待,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二是准许华人和印度人升扬本国国旗,只是中国的国旗须附上一布条,上书“和平建国”,以表示他们支持汪精卫政府。1941年12月25日日本攻下太平城时,马奈木敬信实行这个政策,藤原也高兴地看到华侨的门口真的都挂起了中国国旗。

但是这件事却引起了山下奉文司令部一些强硬派参谋的愤怒。他们认为让华侨展现他们的国旗简直是可笑,必须强迫他们展示日本国旗,以表示他们臣服于日本国。于是藤原的这条政策就撤销了。温和派的藤原甚感失望,从此后“F机关”不再涉足华侨的事务。

日军起初想诱使华人合作的如意算盘在开始进攻马来亚之后遇到了挑战。事实上,日本人很快发现马来亚的华人开始变得可怕起来。日军在大举攻入马来亚半岛横扫英军时没有受到英军太大的抵抗,倒是一路上华侨游击队的阻挠给他们造成很大的麻烦。山下奉文师团的士兵大部分在中国本土作战过,在那里也受过非正规的游击队骚扰,因此他们对华侨的态度愈加严厉。在新加坡受到了用双筒猎枪武装起来的华人义勇军三天强有力的抵抗之后,日军的暴行心理发展到了最高峰(日本士兵实施暴行的心理状态,是在战场上养成的),开始了恶迹昭著的“大检证”,像是攻下南京城之后一样开始了大屠杀,一下子杀了数万华人,新加坡港口被集体屠杀的尸体塞满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