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需要对于自己的印象
在我现在的素质中,缺乏稳定性,缺少一个真“我”。我不了解自己。我开始觉得我必须达到更为完整的临在状态。为此,我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尽可能深刻的印象。我从未有过深刻的印象,以往有过的印象都很肤浅。它们只是在浅表的层面引发了一些联想,没能让我留下任何的记忆,也没能带来任何的改变和转化。葛吉夫说印象就是食物,而我们并不理解用印象滋养自己的含义,也不了解它对于我们素质的重要性。
对于自己的印象我积累得不多,那仅有的一点积累显得无足轻重。如果我真的想要了解和确信某些东西,我首先需要被我对它的认知所“触动”。我需要这些新的认知。我必须被强烈地“触动”,在当下用自己所有的部分,用整个的自己来了解这些东西,而不是只用头脑来思考它们。如果我没有足够的印象,没有足够的素质层面的认知,我就不可能信服。如果没有这些认知,没有这些素材,我要如何来衡量事物的价值呢?我要如何来工作呢?没有它们,我无论怎样都难以找到动力的源泉,也不可能有意识地去行动。想要有意识地行动,我首先需要的是对于自己的印象。这些对自己的印象既包括了我在安静的状态下,向自己的本相更加敞开时获得的印象,也包括了我在生活中尝试觉察到自己的迷失时获得的印象。这样的印象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我才能对自己有进一步的觉察,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认为印象是毫无生气的,像照片一样是静止的,但实际上我们接收到的每一个印象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能量。这些有活力的能量作用于我们,使我们具有生气。想要感受到这一点,我就需要对自己有一种新的印象,它与我以往对自己的体验完全不同。我突然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我内在真实的部分有所了解,并且接收到一股使自己生气勃勃的能量。但随后我会失去这股能量,我无法把它留住。它就这么离开了,好像被偷走了一样。当我最需要它的时候,当我需要在生活中保持临在的时候,我得不到支持,迷失了自己。于是,我开始明白对自己的印象就是食物,我必须要接收到印象带来的那股能量并且留住它。
我们需要觉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我们需要了解为何接收印象会如此困难。不是我不想接收印象,而是没有能力去接收。我在任何的生活情境中都一直保持着封闭的状态。有时候,也许在一刹那间,我会向印象敞开自己,但随即就开始作出反应。印象被自动地与其他东西联系起来,反应也就开始了。当按钮被按下,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情绪或动作就会随之而来。我对这个过程束手无策,主要是因为我无法察觉到它。我的反应把我同印象以及印象所呈现的真相隔绝开来。这就是我接收印象的障碍、壁垒。在作出反应时,我封闭了自己。
我没有察觉到当我被习惯性的机能所控制时会失去与实相的所有连接。例如,我回到我的身体,感觉到我的身体在这里。我感觉到我的左臂,也就是说我对自己的左臂有了一个印象。而当那个印象一旦触碰到我,它就会引发我的念头:“手臂……左臂。”当我对自己这么说时,我就失去了这个印象。在想着手臂的时候,我相信我是了解它的。尽管关于手臂的念头不是一个事实,但我对这个念头的相信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手臂的真实存在”这个事实的相信程度。在有关我自己的实相的问题上我也是如此。我在内在对于生命有了一个印象,一旦我开始想“这就是我”时,我就失去了这个印象。我把自己的念头当成了事实本身,并且认为自己很了解它。当这种轻率和盲目的信念占据了我的思想时,我就不会再有任何疑问,对于接收印象也不会再有任何兴趣。
我无法有意识地吸收印象,因而不了解自己。但同时我对印象又有着超越一切的渴求。如果无法接收到对于自己的印象,我将永远无法记得自己和了解自己的本相。接收印象的时刻就是变得有意识的时刻。这就是觉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