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任务,要结果(2)

新执行 作者:姜汝祥


把金牌这个例子应用到企业,会发现企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任务”现象:很多人把表面的荣耀当结果,于是在执行的时候,完成的其实是任务,而不是结果。

表面的荣耀不是结果,这容易理解。但一定要创造客户满意的结果,这才叫执行吗?对此也许有人会感到迷惑:让我完成任务,我去做了,结果是能够由自己控制的吗?既然不能够控制,那如何要结果?

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小陷阱:由于企业要由很多部门、很多人合作才能创造出结果,久而久之,员工就感觉自己对结果无能为力,于是就只对流程负责,而不对结果负责;对任务负责,而不对结果负责。

这种思维最大的问题是责任感的丧失,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与结果相关的时候,责任感就产生了:相关度越大,责任越大;相关度越小,责任越小。

比如,母亲为什么对子女有那么强的责任感?原因在于,她把自己的行为与结果高度关联。社会责任感也同样如此,一个对社会失望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正对社会失望,而是他觉得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对社会有任何影响。

企业是一个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济组织,员工为客户创造结果,企业才会有结果(盈利),员工也才会有收入。员工与客户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这是执行最基本的逻辑。懂得与承认这一逻辑,是执行的起点。

这种逻辑关系意味着,执行的结果是“客户价值”,凡不创造客户价值的,无论你有多辛苦,都不是执行。执行需要人们勤奋,但勤奋不是执行,客户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

这种结果意识,反过来也明确了一个基本的责任关系,那就是任何员工对客户价值、对结果,都有着百分之百的责任。九段秘书:你的执行是在第几段

话说有个总经理,要求秘书安排第二天上午9点开一个会。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执行问题吧?大多数人是如何做的?通知所有参会人员,然后秘书自己也参加会议来做服务,这就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