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美联储是个十足的怪胎(7)

美联储 作者:(美)威廉·格雷德


民众对货币产生的迷惑始于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即“货币”这个词本身。当学术派经济学家或美联储货币专家谈起“货币”时,即意味着他们在谈论某个特别且与众不同的事物,超出了大多数美国民众的理解能力。其实“货币”不过是大多数人随意使用的“财富”的象征:“我的钱投进了股票和债券”、“他的钱放进了房地产”。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货币”只是可立即用于购买物品的媒介,也就是我们钱包里的现金、硬币、钞票,或是银行中以活期账户形式存在的活期存款。当经济学家谈论“货币供给”时,即主要货币流通总额“M-1”,其实就是指那些可以立即花出去的货币量,也就是所有流通货币量加上美国所有消费者或商家持有的活期存款量的总和。1979年8月,可用于全美国经济事务的零用钱,即所谓的M-1仅为3260亿美元,这对于美国将GDP维持在2.4万亿美元来说实在过于渺小,即美国经济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国民生产总值。然而适度货币供给却是充足的,因为在这一年时间里,这些货币已经随着人们的互换行为而被周转数次。工厂工人将薪水支票兑换成现金,在超市里购买商品;超市从批发商那里购买货品;批发商从汽车商那里购买新车;汽车商又支付工人薪水。这3260亿美元不断地在许多钱包和银行账户里被“哗啦啦”地倒来倒去,整整一年的周转就变成了之前的6倍多。

这些被称为“M-1”的“零用钱”,绝大多数都是以活期账户形式存在,大约占四分之三,其余则作为流通货币。不过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互换。如果民众出于某种原因想要持有更多货币,即现款,那么美国联邦铸印局(Bureau of Engraving)就要印刷更多的钞票,美联储还要通过银行体系分配这些钞票。不过印钞票本身不会产生创造新货币的结果,因为这些现金只不过是用以取代银行活期账户内的既定存款。

还以上文提到的工厂工人为例,如果他将自己的部分工资存入其在银行或社区储蓄和贷款社的户头内,那么他仍会将这部分存款看做是钱,但在货币经济学家眼中则完全不同。与银行的活期账户不同,储蓄账户是要为这个工人的钱支付利息的,但这个工人同时也不能再随意立即花掉这笔钱。因此他很可能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取出储蓄账户里的钱,转而将其以活期账户的形式存在银行,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通过签支票的形式在商店购物,从而导致货币流入经济交易的速度变慢,也就是说经济液压系统内的水流变得不那么顺畅。因此经济学家将这部分钱归为第二类货币,即大概货币流通总额M-2。M-2中包含所有小额储蓄账户存款以及银行、信用合作社或储蓄和贷款所的全部定期存款以及所有投入到货币市场上的共同基金。加上M-1,M-2总量就可以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

以此类推,M-3就是货币中更广义的一类,即相比前两种来说份额更多、流通性更差的货币;包括诸如10万美元存款凭证在内的大额金融工具,一般只掌握在财阀集团、金融机构或富足投资人手中,通常有一定时间限制,如3个月或6个月。他们可以在最后撤回资金,但不能随意花掉这些资金。更加广义的M-3,兼容M-1和M-2,总值可达到31.7万亿美元(用于完全流通的最终货币总量,即“L”,还应该计入全部可用于销售和转变成“零用钱”的所有金融资产:国库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及其他;尽管这部分货币会因市场价格下跌而出现贬值。“L”的总量可达到2.1万亿美元偏多1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