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种职业,销售从来没有脱离“我们对他们”的两种选择心态。当然,也许有例外,但是专业销售背后的一般动机都是“数字”:收益才是王道。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利润是必不可少的,无利不商。可是如果一个销售人员一门心思只想业绩而不想为客户服务,那么最终他在两方面都不会成功。一个明确而坚定的原则是:生活的本质不是积累,而是奉献,即不是累积物质资产,而是为他人服务。
最为原始的销售或谈判方式是讨价还价,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双方都试图占据上风。这些销售人员吹嘘自己是“猎人”并且“伺机杀戮”,后来产生了不同种类的“顾问式销售”,试图建立一个双赢的结果来满足双方的利益。双赢式销售与讨价还价相比,绝对是一个进步。
我认为保持双赢的心态非常重要。不仅在商业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生命关系上都要保持双赢的心态。它是进入人类心灵的入场券。没有双赢的心态,就没有信任;没有自信,就无法共同进步。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相信大多数商务人士都能够理解并且见证了双赢的理念遍及全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尽到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此外,作为一种职业,销售日渐凋敝的原因之一是,双赢思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普遍和深远。奥拉西奥·法尔考教授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你输我赢的思维模式是“默认设置”:“人们总认为双赢是软弱的,这是很大的误区。双赢看上去似乎很幼稚,因为一些人可能对双赢有错误的认识或将其视为‘软弱’。然而,双赢应该是乐观的而不是幼稚的,二者之间有很重要的区别。”
同时,双赢思维并不是终点,而是所有和谐关系的开端。在商界同样如此,双赢思维是协同的开端而不是终点。一笔双赢的交易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交易。双赢意味着双方都没有输,都比较满意,对结果感觉良好,这样做没什么不对,但是协同型的思维能做得更好。共同创造的价值没有极限。
在以往没有固定定价、只能讨价还价的时候,人们只能从不太信任的经销商那里买车,希望自己不被骗就谢天谢地了。底层汽车经销商常常被开玩笑。后来,汽车经销商变得更专业、更坦诚,他们开始更真诚地尝试为顾客带来更好的交易。
随后,出现了少数不断寻求第3选择、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协同者。对于买车的人来说,亏损是不可避免的。汽车不断贬值,几年之后,车主的投资就耗尽了。这是很令人沮丧的事情。我认识的一位汽车经销商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开始采用一种奇妙的方法来帮助客户投资保值,大多数客户每年只需花几百美元就可以从他手中购买新车。在帮助客户买到新车后,他会帮助他们在下一个车型上市之前以与买价相差无几的价格卖掉旧车。结果年复一年,他的客户总开着新车,在转手过程中损失很少甚至没有!他通过调查向客户提供转售价值最高的车型。尽管每辆车利润不高,但总销量却非常可观,“我宁愿每月以500美元的价格卖出150辆车,也不愿以800美元的价格卖出25辆。”他这样说道。因为所有的车都是新的,很少需要维修,所以他没有设售后服务部。除了租用一个小小的展示厅外,他并没有其他开销。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一批完全忠实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