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近四千年文献历史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地自行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孤立于其他一些重大的文明之外。然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出现了。在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和使节开始经新航路抵达中国的华南地区,商人和传教士也接踵而至。此后不久,俄罗斯人译者据英文Russian一词翻译,后文相同。据历史记载,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形成俄罗斯统一国家。1721年称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诞生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简称苏联。也在17世纪中叶跨越西伯利亚到达满洲边境。这些事件对中国来说不啻是划时代性的,因为它们打开了中国悠久的孤立局面,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接触。这种交往虽然在一开始时并不显著,而且步履维艰,但在19世纪却发展成为一股引发中国与西方之间直接碰撞的力量。此外,从中国内部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人的来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因它与满族的崛起和满清王朝的建立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这些重大的内外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随后的历史具有与以往时期迥然相异的特征。
首先,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其次,外来因素与中国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倾向诸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变化”便成为这段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使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第三,异己因素,即来自外部的西方人和来自内部的满洲人强行介入汉族人的生活,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民族或种族意识(nationalisticracial consciousness),这种意识深刻地影响中国未来的历史进程。由于这段时期与以往各个时期的区别非常巨大,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历史时期加以考察。
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尽管西方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会合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但其作用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显现出来,其时西方的强烈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因此,学者对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个问题颇有分歧。一个很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作近代中国的起点。这一学派的中国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起点,此后的中国历史便主要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意味着外国在华活动的加剧,这些活动打破了中国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认为,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之凶恶的缩影,它把“半封建”的中国拖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