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西方世界看不透的中国之谜(2)

国富了!幸福呢? 作者:高强


当中国的角色发生变化,西方人依然谜团重重。他们已无暇顾及李约瑟当年困惑的悬而未局,他们更想知道,中国竟然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创造了西方200年的经济奇迹?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是在人均资源不足、技术创新匮乏、产权不清晰、计划经济深入社会肌肤、对外不完全开放的黯淡前奏中,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他们在不以为然、质疑甚至嘲笑中,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来,加速奔跑,甚至一举超过他们的国家。

西方经济学理论浩如烟海,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任何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套用都显得不伦不类。于是,新的词汇出现了——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之谜。

199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了“中国之谜”,让他大惑不解的是中国奇特的金融状况:中国财政下降,中国政府打开印钞机,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未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他看来,“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现象”是成了一个很难解开的谜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的疑问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根据东欧和前苏联各国的改革经验,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后,经济大萧条将尾随而至。中国却出现了经济改革与高速增长并行的反例。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同样认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中国不可能获得目前的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认为“中国奇迹”的瑰丽在于,“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而弗里德曼这位对中国经济“情有独钟”的经济学家甚至把解读中国之谜的重量级抬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高度,“只要能够给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或者他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就是中国,短短的时间内以空前的勇气与力量获得繁荣的眷顾,它还有着坚韧的胃口,消化着不少西方国家难以消化的问题,创造了西方世界看不透的崛起之谜。 2011年,随着两本观点截然相反的图书的出版,中国之谜尤其发展之谜再次掀起争论波澜。态度截然相反的模式之争,越来越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分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