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与向的辩证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一段剧情很有启发意义,就是一师名师杨昌济询问他的学生们的志向,有些学生说想当教师,有些想当官,林林总总各种志向都有,而毛泽东却没有回答,由此引发了杨师的注意。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学生时代常犯的错误就是常立志,最终多数人变成了无志之人,常见的解释是由于不坚持无恒心,其实这样的解释是浅薄的。关键是坚持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自己意志的因素,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坚持的先决条件是方向对,路线对,不断有成方能坚持。如果外在条件不合适,当事人自己再怎么坚持也很难成功。举例来讲,一颗种子要发芽需要土壤与水分,而不是在石板上坚持。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诸如将来要当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等。而毛泽东则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而不是张嘴就来。在没有找到真理的情况下,为了一个自我设定的高尚的目标努力学习,大约是最正常的最积极的做法。虽然积极努力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路径,但先学起来是不会有错的。你想与高人过招吗?先让自己的本事大起来,你想看得更远吗?先往高处爬。天上不会掉馅饼,知识不会自动跑到你的脑袋里,大家都是学生,凭什么老天会眷顾你?
由此可以知道,心中设立较高的目标,并且寻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光有志不成,还得有向,志向志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年轻的毛泽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至于他无法表述自己的志向。这一点真的是了不起的悟性,能在20岁的时候感悟到这一点的人是不多的,所以他只能先学起来,心系社会,苦学磨砺,而不去表述。现如今的年轻人,一进大学就放弃了苦读这一必需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的动力不是自我的欲望而是父母的强迫等,但没有前景也是一个原因,其实轻易放弃远大志向的人不明白,在未来不明确的情况下,需要一个蛹变过程,而实现这一变化需要的就是苦读,这样你才能有机会进入下一个阶段,进入更高层面的竞争。
在一师,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就是杨开慧的父亲。这个杨师当年就大大有名:他先是留学日本六年,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以他的留学经历从政当官易如反掌,杨师却对当官发财不感兴趣,他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有长沙大儒之名。据说他的志向是“欲栽长木柱青天”,也就是说他想要做的就是教出几个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材,说实话这个志向更难实现,因为这个柱子不是由老师决定的,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过杨师的博学和高尚人格,关键还有他扶掖后生的热情,自然会吸引一批有志青年在自己的周围。
我们看看杨师是怎么样教育学生的,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而且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他总是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