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银本位的发展与衰落(1)

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作者:陈思进


3.银本位的发展与衰落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始了,中西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因此,每年都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国外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用以购买中国丝绸、棉织品,以及其他的精美消费品。如此这般,外国的白银迅速流入中国,明朝银库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银库收入高达16.3478万公斤。直到明朝终结时,政府每年的白银收入始终在10万公斤以上。

当时,黄金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匮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决定了黄金货币的相对稀缺。而欧洲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白银,使得中国白银货币相对充足。所以中国明朝以后选择的是银本位,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据统计,1644年全国有当铺两万多家,而1744年北京当铺就有六七百家,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白银数万两或数十万两。

虽然当铺、钱庄、票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当时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从而导致经济动荡。美洲产量近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中国因此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然而由于中国不具有白银的开采权,实行银本位就迫使人们必须用大量实物的财富去换取白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国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逐渐流向了欧洲。

由此,美洲和欧洲成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获得央行货币的代价是不仅失去货币调控权,还失去了巨额的铸币税(铸币面值和成本的差额)。有多少白银通过购买产品进入中国,就有多少财富流出中国,这与今天的中国出口获得巨额顺差,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剧增的后果是何其相似啊!

当然,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就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白银帝国”的衰落史提醒我们,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做好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

当中国银本位渐渐衰落之时,在大洋彼岸的欧洲,使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也就是把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当时的殖民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从美洲和非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其中大部分黄金最终却辗转流入了英国。

在16世纪末,西班牙的黄金开采量占全球的83%,而黄金开采热在另一个国度也迅速燃起,那是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到了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由此从葡萄牙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多达600吨。于是,闷声发大财的英国便不断将越来越廉价的白银兑换成黄金。然而在中国的流通货币是白银,人们自然乐意把黄金拿出去换回白银。就这样,英国在中国和与中国情况相似的国家,大玩金银套购的鬼把戏,逐渐积累起数量庞大的黄金储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