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3 父母音乐资源中心(5)

流行音乐的秘密 作者:(新西兰)罗伊·舒克尔


正如他总结到的那样,这种斗争包括一种新的规范形式:“各种形式的攻击表达了一种更宽泛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更多是针对发行和流通的自由,而不是表达的自由(同上:163)。早期的辩论在20 世纪90 年代又进行了一次,围绕着一些备受争议的艺人作品,例如艾米纳姆、Dr Dre 和玛丽莲·曼森。

在这样的气氛下,音乐产业开始更多地自我规范。2000 年,白人说唱乐手艾米纳姆在美国获得榜单首位的专辑《超级大痞子》(The MarshallMathers LP)由于反同性恋和厌恶女人的歌词而受到严厉批评。按照已经成为惯例的产业操作方法,出版此唱片的厂牌(Interscope/ 环球唱片)将所有曲目分开,组成另外一张家长可以放心为孩子购买的专辑,并在保留的曲目中大量修改歌词,删去有关毒品、暴力、亵渎和仇恨的内容(《纽约时报网络版》,2000 年8 月1 日)。

科伦拜事件和玛丽莲·曼森

1999 年4 月29 日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市科伦拜高中的枪击案导致15 人死亡、23 人受伤,部分受害者伤势严重。凶手是这个学校的两个学生,在进行血腥屠杀后自杀。新闻对于此枪击案进行了密集报道。对于起因的猜测提到了媒体中的暴力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特别是电子游戏、新纳粹意识形态和摇滚音乐(参见《通俗音乐与社会》特别论坛,23,3,1999 年秋)。当得知这两个杀死同班同学的男孩是玛丽莲·曼森的粉丝后,这个乐队取消了他们的美国巡演。(讽刺的是,同时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却仍然在丹佛召开了他们的全国会议。)对于一些评论家来说,玛丽莲·曼森成了专为科伦拜枪击案“指派的恶魔”。曼森在《滚石》杂志发表了一篇清晰的声明以示回应(《科伦拜事件:是谁的错?》,1999 年7 月24 日:23-24),指出这样过分简单化的联系掩盖了悲剧发生的更深层次原因——潜藏在青少年身上的清醒感和疏离感。

作为以完全对立和惊世骇俗的价值观为事业基础的艺人中最新近的一个,玛丽莲·曼森(原名布莱恩·温纳)早就习惯了争议。他和他的乐队成员以玛丽莲·曼森的化名演出,这个名字结合了那个著名女性的名字和一个系列杀人狂的名字——众所周知的明星玛丽莲·梦露和查尔斯·曼森。这个自诩的“反基督明星”(Antichrist Superstar,这也是乐队第2 张专辑的名字)曾被称为“最伟大的摇滚乐人格和最渺小的社会批评家”(Q 杂志,2000 年1 月:118)。在《毒品秀》(The Dope Show)和《美丽的人》(BeautifulPeople)等歌曲中,他检视了美国生活和通俗文化中的薄弱之处。他们高度戏剧化的表演是专为使观众震惊而设计的,让人想起艾利斯·库柏。这些歌让乐队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赢得了大批追随者,主要集中在哥特亚文化中。在1997 到1998 年之间,《反基督明星》把他们推入了商业主流乐队行列,而曼森以他反对有组织宗教的宣言成为报刊的头条。他们的第3张专辑《机械动物》(Mechanical Animals)在许多国家都登上榜单首位,但当曼森在单曲《毒品秀》的封面和MV 中以裸体的无性机器人形象出现时,还是引起了极大愤怒(D. Dalton 的《很高兴见到你》[Pleased to MeetYou] 对玛丽莲·曼森的事业和人格提供了当时最富见解的分析, MOJO 杂志,1999 年9 月)。

对于特定音乐风格及其表演者和乐迷的辩论仍不时出现,极端金属(extreme metal)是其中最新的例子(Kahn-Harris,2006)。围绕他们的影响展开的讨论和与之相关的对通俗音乐及其表演者进行审查的呼吁,是对音乐作为文化舞台上一种象征政治学的提醒。与之相关的趋势是用通俗音乐来表达和支持政治观点,并围绕音乐主动担任的角色展开相当多的辩论。我在接下来的一章会对此进行讨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