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期岁月(10)

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和他改变的金融世界 作者:(美)威廉·西尔伯


投机商研判国际收支与赌徒分析赛马情势并无二致。国际收支记录反映了一国的进出口状况,也决定了外汇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供求。如果美国人想从日本进口电视机或从德国进口收音机,就要将美元换成当地货币用于支付。当德国人或日本人想购买美国飞机或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就需要用本国货币换来美元以达成购买或投资。如果美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就意味着美国对日本索尼电视和德国蓝宝收音机的需求,超过了日本和德国对美国波音飞机和通用电气公司股票的需求,其结果就是美元在国外越积越多。

国际收支赤字预示着麻烦的到来。

1959年12月,美国骄傲地拥有价值达195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一数量与14年前的1945年末一样多。[59]然而,不出9个月,到了1960年9月,也就是投资狂潮爆发前一个月,美国的黄金储量减到187亿美元,减少了差不多10亿美元。[60]《华尔街日报》对截至1960年9月21日那一星期金价的跌势作了如下报道:“自1931年以来的最大单周下跌。”[61]该报对金价下跌根源的解释是“美国针对全世界持续的国际收支赤字”。[62]

外国人手中的美元超过了其所需的数量,所以欧洲和亚洲的中央银行都将多余的美元送回给美国财政部,虽客气但也很坚决地请求将美元兑换成黄金。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些国家有权要求美国这样做。

对肯尼迪可能在大选中击败尼克松的推测,加剧了投机商对美国国际收支问题的担忧。根据媒体报道,欧洲的中央银行家把这场黄金投机炒作,归因于市场预期“肯尼迪参议员即将赢得大选……而且肯尼迪获选将导致通胀在美国卷土重来”。[63]通胀意味着价格上涨,美国货物在国外的竞争力下降,从而使美国的出口下降,加剧国际收支赤字问题。不仅投机商针对肯尼迪的经济政策展开了推测,他的经济顾问班子也支持采取提高通胀水平的政策,以达成另一个目标:充分就业。

保罗·萨缪尔森是肯尼迪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方面的导师,他刚刚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同行罗伯特·索洛(他也与萨缪尔森一样,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合作完成了一篇文章,提到如果一国容忍通胀的上升,就可降低失业率。[64]在一代学人眼里,通胀与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是主流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后来,这个信条遭到了“货币主义学派”开创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攻击,并被指应对不断加剧失控的通胀负有责任。但在1960年,萨缪尔森的言论不仅主宰了主流经济学,也当然为年轻的总统候选人所信服。

肯尼迪当选总统之后,萨缪尔森高度评价卢萨的能力,向总统推荐其担任主管货币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肯尼迪当时也在寻找担任财政部长的人选,他说:“如果这个人能力这么强,为什么我们不给他财政部一把手的职位呢?”[65]萨缪尔森说:“不行,他太年轻了。”萨缪尔森的话逗乐了肯尼迪,他说,可是卢萨才比我年轻一岁呀。当然,肯尼迪最后还是遵从了萨缪尔森的意见。[66]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