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师戏笔(1)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作者:(美)史景迁


第十二章 大师戏笔

在谈论中国的小说中,最具美学成就的三部,都完成于二十世纪,分别为卡夫卡的《中国长城》(The Great Wall of China),博尔赫斯的《曲径分岔的花园》(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但是三本小说却完成于不同时段,彼此间隔了大约二十五年,一本在一战时期,一本在二战时期,一本在1970年代早期。无论成长过程或文学根底,三位作者都有着复杂的经历。生于1883年的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来自一个捷克犹太家庭,以德文写作;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生于1899年,在阿根廷的英语环境中长大,并在瑞士研读法文和德文,最后再返回阿根廷,以西班牙文写作;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年生于古巴,后来迁到意大利,在都灵(Turin)得到文学学位。三个人都是多产、勤奋、极具天赋的作家,虽然对中国及其人民所知有限,却都曾短暂地以中国为写作题材。三个人选择的主题,在中国历史上都分别占有极重要地位;卡夫卡讨论权威问题,博尔赫斯讨论根源问题,卡尔维诺讨论受观察的观察者。三个人都不会以自命不凡的语调谈论中国,而其语言之精确与精练,绝不涉及煽情、爱欲的情节,却创造了纯属虚构却又几可乱真的作品,经得住一读再读。

卡夫卡在1917年春天完成了短篇小说《中国长城》(若更讲究字义,译自德文的小说标题应名为“中国长城之修筑”),当时他正在布拉格的“工人意外保险组织”上一天六小时的班。长城身为辉煌历史的象征,围绕着广大的幅员,并屹立了几世纪,堪称为中国最知名的建筑。卡夫卡也透过德文翻译家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lhelm)的译作,持续不停地阅读包括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内的中文作品;几乎在同—时期,魏复古也深受威廉作品影响。卡夫卡在办公室抽屉里存放了至少一本有关道家的译著,并在书页空白处对有兴趣的段落做批注。[1]

但是卡夫卡的长城,完全出于他个人的创造,甚至对其建筑的方法与存在的理由,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在卡夫卡看来,每段大约五百码,由一组约莫二十名工人兴建,各自盘踞一方不相连的长城,虽然零星,倒也从容。同样长度同时建造的各段长城最终都会互相接连起来,它们所能发展的极限也就到此为止。因为此时工人们又会被送到另一处,重新开始。卡夫卡以百分之百具有说服力的精确语言,让自己成为中国这段历史的叙述者。小说中,他回忆自己年少时,在“接近西藏高原边界处”如何被抚养,虽然距离长城南疆遥远,却被所听到的有关长城的故事给深深地吸引住。他年轻时所受的教育,也为他日后成为筑墙工人作了准备: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我们小时候,站在老师的花园里,似乎连路都走不稳,却被命令用小石子盖起一堵像城墙的东西。接着老师会将长袍束到腰上,全力向城墙冲过去,石子堆自然应声而垮了。他会严厉斥责我们,说我们敷衍了事,我们便哭着去找各自的父母。虽然只是小事一件,对当时的心灵冲击却很大。[2]

借由同样精确的语言,叙述者指出了自己的好运。他表示,城墙开始修筑时,他刚好二十岁,因此他不用像那些较他年长的工人,虽然受了筑墙训练,却毫无用武之地。叙述者沉思道,这些人“脑中有完美的建筑蓝图,却无所事事,成千上万的人都过着这种没有指望的生活”。而他,除了亲身参与城墙修筑外,还可以做个历史见证人,成为城墙“忠诚的观察者”;“我的探索是纯然历史的;雷云既已消逝,闪电的光亮自然不再可畏;因此除了当时广为人们接受的解释外,我还要尝试为这堵城墙的兴建过程,寻求一个答案。”[3]

然而,这种探索的范围却是“无限的”。虽然叙述者提出来的每个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然而随着每个答案,立刻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人也许会问,兴建城墙的目的为何?为了防御北方外族。但是为什么来自大南方的人,像叙述者及家人,要为这么遥远的事牺牲生命呢?因为上级命令这么做。但是上级从来都不会“将紧急征召来的人民聚集起来,讨论如何实现梦想,只会急着破坏一切”——这种现象“亘古以来就存在了,在决定修筑长城这事上,也不例外”。[4]所以,如果修墙的想法一向存在,那么北方外族就不构成筑墙的动机了,因为早先根本就没有这些外族,也没有皇帝下过筑墙的命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