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卡贝的系统则假定存在26条明显的老化曲线,每一条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球员。如果他的假设是正确的,你就能评判出哪条曲线适合哪个球员,并以此预测出该球员职业生涯的走势。如果一个球员符合鲍勃·霍纳的老化曲线,那就预示着他会少年得志,但衰退期也会早早到来;如果一个球员符合马丁内斯的老化曲线,那就预示着他将大器晚成。
在赫卡贝的“弗拉迪米尔”预测系统中,每个球员对应着不同的曲线;而在詹姆斯创建的平缓的预测系统中,所有球员都对应着同一条曲线。尽管如此,从赫卡贝发布的一些预测结果看,“弗拉迪米尔”系统的预测准确度比詹姆斯的老化曲线高不了多少。预测准确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赫卡贝设定的26条曲线没有科学依据,只是随意选定了这个数目。这样一来,为球员匹配曲线就成了一个科学和艺术并重的技术活。
然而,要将棒球队员的技术水平发挥到较高的程度,一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技巧和精神技能进行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才行:肌肉记忆、体能耐力、手眼协调性、击球速度、投球识别力以及失利时强大的意志力,这些因素都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如此看来,“弗拉迪米尔”预测系统关于不同老化曲线的概念貌似更符合人类行为固有的复杂性。在创立PECOTA预测系统时,我尽量从詹姆斯和赫卡贝的系统中借鉴了一些元素来完善自己的预测系统。
在1986年的《摘要》中,詹姆斯介绍了“相似分数”的概念。顾名思义,设计者设计了这些分数,用来对任意两名大联盟球员的职业数据的相似性进行评定。这个概念比较简单。评定人员首先将两名球员分为一组,每组赋值1 000分,每发现两人之间的一次不同则扣若干分。结果,高相似度的组可得到950分甚至975分,但低相似度组的组员间的差异会迅速增大。
略懂棒球历史的人都会发现相似分数的方法很得人心,评定人员并没有一门心思地只顾研究球员的统计数据,而是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例如,佩德罗亚在25岁时的数据与历史上的很多球员相似,比如20世纪70年代统帅明尼苏达双城队的队长、一个伟大的巴拿马人罗德·卡鲁,以及大萧条时期老虎队的明星查利·格林格。
詹姆斯主要是想用相似分数进行反向检测,比如分析一个球员是否有资格入选名人堂。如果想论证你最喜爱的球员是否够资格入选库佰斯顿球员名册,就可以借用相似分数。若通过观察你会发现已经入选的球员中有9/10的人的数据和他的相似,你就得到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