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鸿祎看到了什么?(2)

拒绝平庸:周鸿祎和他的创士记 作者:李正曦


“走下飞机舷梯,张朝阳感到一阵寒意,他想不到10月底的北京会如此之冷。搓了搓手,张朝阳拎起两个手提箱向机场外大步走去。外面,是他尚未触摸到的中国互联网事业。这一天是1995年10月31日,张朝阳31岁的生日。尽管想来不大可能,但张朝阳坚持认为,他回国创业的第一天,即1995年10月31日,北京是下着雪的。也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张朝阳的回忆如此寒冷。

“1995年12月,田溯宁坐在北京丽都饭店门前的台阶上,漫无目的地翻着《新闻周刊》,内心非常沮丧。从美国来的几个朋友邀请田溯宁到丽都饭店参加一个圣诞派对,但当田溯宁走进饭店时,却被保安拦住了——因为只有外国人和持有外国护照的人才能够进去参加这个派对。

“那是田溯宁最沮丧的时刻之一。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有着这样那样对未来生活的没把握,但田溯宁、张朝阳们还是回来了。他们回来的理由只有一个——在美国虽然拿着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国创业。是美国式的教育让田溯宁、张朝阳更加内省,更加尊重内心力量的召唤。”

除了企业和海归,本土极客(技术爱好者)也看到了这个大好机遇。

1995年4月,宁波青年丁磊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大抉择:离开宁波电信局。

那时候的电信局是多香的饽饽啊!而且他本科读的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专业也对口。可24岁,工作还不满两年时间,这孩子就要下海!大家都觉得他疯了,谁能预料到他会在此后因为互联网成为首富。

现在看来,最传奇的要数马云了。他父母是半文盲,他上的是师范学院,学的是英文,高考考过三次,更重要的是他数学那么差——可就这样一个人却和“交易”联系在一起,创立了航母一般的阿里巴巴帝国。

想来命运的安排真是无法预料,与计算机隔得最远的马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就连他的海博翻译社也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而10年前就迷上了计算机的周鸿祎在1996年才接触到互联网。

此前,他一直都在跟各种硬件和软件打交道,满脑子都是程序和功能,“信息”和“沟通”这些词现在才开始慢慢进入他的思维体系。

这时候看到本来也不算晚,可遗憾的是,他虽然看到了互联网的潜能,他冀望颇深的方正这个平台却还没看到,或者说他们看到的与他看到的不是一回事,以至于他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孤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