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是高难度的社会变革。究竟是怎么启动的?回头看,早年中国的改革有自己的“预备课程”,都是不期而遇的“事件”,比如1959~1961年的大饥荒逼出了一个自留地、一个包产到户,也就是逼出了一套公有制下重新界定行为许可边界的、有制度含义的办法;再比如几次大规模的“逃港”,逼出了向资本主义的香港做某种开放的措施。这在我看来都是改革开放的“伏笔”,或者叫实践的探索和经验准备。但是仅有这些危机逼出来的自发调整,也可能自生自灭,就是过去讲的“吃饱饭又折腾”。这时候还要一个条件,就是“文革”把所有干部都打倒、把国家搞乱,逼得上层政治结构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结果,在新的思想路线下,发现很多老大难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积累了解决办法:既然包产到户动员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那就扩大包产到户的规模,延长这套临时措施的时间,不合法变它为合法,短期起作用就让它长期不变;既然内地人逃港到香港资本主义企业打工,很快赚到了钱,那就开放“外资”进入内地;既然外资可以,“内资”也应该可以——那个时候从做买卖、开小工厂到办股份制公司,统统装在“资本主义”这个大筐里。这样鼓励实践、鼓励尝试,鼓励“闯”,把中国人从僵硬教条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从而革命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就是说,饥荒、逃港等危机逼出来的自发的体制突破,在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才转化为改革开放的探索性实践。简单讲,就是危机驱动改革。
30年过去了,一方面是改革开放激发的经济增长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计,另一方面是使中国远离了饥荒和逃港那样的危机性事件。在这个新环境里,怎样坚持改革开放本身都成为一种挑战。从权利重新界定的角度看,未解决的问题一点不比已经解决的问题少,私产界定半半拉拉,公权约束甚至没有破题。怎样乐观估计,已经完成的改革不会达到九十,而中国老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还有必要防止改革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