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过了种种曲折,并动用了许多国内、国外的“关系”,但就凭着一股势在必得的劲头,用这样一种古老的“笨”法子,那个神秘的幕后投资人还真的让陈九霖给找出来了,这对当时的陈而言,真有云开雾散、柳暗花明之意。
然而,出于信守合约的精神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三个印尼商人最后还是与SPC完成了收购。可能是上帝注定要跟陈九霖把这个“玩笑”开下去吧,在刚刚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陈旋即再遭重创。
这一刻对陈九霖来说,最恰当的形容莫过于那句中国老话了―“屋漏偏逢连阴雨”。新加坡美丽的林阴大道,眼前新达城的繁荣景象,以及脚下那个华人建造的巨大的“财富之泉”,全都在他眼前黯然失色。
“男儿有泪不轻淌,并非内心无感伤。花团锦簇虽荣耀,得来全赖汗湿裳。”这首七绝,是陈九霖写自己的。
在那个阶段,陈九霖说,“有时,我半夜爬起来读《易经》,希望可以从《易经》里面中找到一点平衡”。当SPC股权的收购似乎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陈九霖在一天的早上4点钟爬起来看《易经》时,忽然读到一个“习坎卦”,研究了40分钟以后,陈在凌晨4点40分,把他的“研究成果”变成了一首五绝―《周易》设“习坎”,喻指处事难。重险而胜往,离“坎”是平川。然后用手机发给同事,鼓舞自己的同时,也兼作鼓舞士气。
陈九霖坚信,横在他眼前的正是这样一道“坎”,所有这些磨难、曲折,不过是在让他不断地通过“习坎”而超越,他决心“不放弃”。
在这次长达2年的收购中,陈九霖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上所有他能动用的几乎所有力量,但直到2004年5月底,事情还依然没有任何转机。无数次暗夜里,陈九霖回想自己这两年来为了这个收购所采取的种种“非常”措施,只好苦笑自嘲。
柳暗花明
尽管印尼木材商履行了和SPC的合约,但陈九霖下的功夫也并没有白费。在“说服”过程中,陈九霖曾不辞辛苦地亲自带着木材商南下北上,到北京、到上海去看中国航油母公司的油库,当时对方虽然不解其意,但亲眼目睹了中国航油的“实体”,还是使他渐渐地对陈九霖和中国航油增加了不少信任度,这给随后开始的实质性接触和步步深入的谈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经过近半年的前后游说、谈判、磋商,2004年6月26日,中国航油和印尼木材商人的私人公司Satya Capital Limited终于签署了一个框架性协议,对方答应出售手中的绝大部分SPC股权给中国航油,同时保留一部分,以继续获利。梦寐以求的8800万股,终于重新对陈九霖露出笑脸,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但现在的陈九霖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惊弓之鸟”,那么多次触到希望的边缘又转瞬陷于绝望的经历,让他不敢轻易相信成功。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煮熟的鸭子会飞,到嘴的肥肉自己长了腿会走,一切要等到协议最后签署的时刻才能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