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卖国贼的泪(1)

谋国者 作者:林东林


卖国贼的泪

“有六英尺多高,身着灰色丝长袍,戴黑丝帽,很有威仪,唇上的大胡子将嘴巴遮住一半,下巴上也留着中国式须。头发是正在变白的深灰色。他的仪态举止和思维方式更像一名战士,而不是政治家。他的身材要比一般的中国人高大,声音粗哑而充满饱满的精神。”

这段话,出自英国人寇松勋爵之口,在1892年他来中国游历时见过一次李鸿章,在两年后出版的书中,他将见到已经70岁的李鸿章,称之为“毕生最美好的回忆”。

无独有偶,四年之后,当年曾将康有为送上英国邮船前往香港的濮兰德——他曾经在中国海关和上海英租界任过职,如此描述李鸿章:“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与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被人领入听取辩论。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他的蓝色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他看到的每个人投以感激优雅的微笑。”

在晚清的政坛中,李鸿章实在是有一副傲人的好皮囊,他身高一米八三,相士又说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富大贵的相貌之外,再加上他戎马出身,一身的江淮英武之气,这在当时普遍缺少营养的中国人中,显得格外挺拔和伟岸,故此又被人誉为“云中鹤”。

这么说李鸿章,我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他是花瓶,但有花瓶之美的李鸿章,魅力的确折服了洋人,虽然他的权谋、口才、眼光和进退之道,才是他这个外交家最重要的才具。

在外交场合,李鸿章虽然不输人,也不输阵,但是他十分明白家里有几杆枪炮、几两银子。对一个强国来说,外交也许并不重要,毕竟有射程就有说话的底气,但是对一个弱国来说,外交实在抵得上一支虎狼之师。这一点自古如此,没有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的合纵之才,秦国不会躲在函谷关后十五年,而没有张仪说服诸国连横亲秦,也许秦国早就被打垮了。

一生签下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被国人骂了一百多年的“第一卖国贼”李鸿章,虽然有以一身抵十一国之能事,有从虎口中夺肉的勇气魄力,但仍然不能改变市井国人情绪化的恶评和谩骂。只有深省历史的唐德刚先生,说他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的“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一个是周恩来,而顾维钧只能算半个。

事实上,李鸿章外交眼光一流。1871年7月,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他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个条约尚算公平,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三年后,日本果然出兵侵台,应验了他的先见之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