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渡:我注意到一种现象,目前中国老百姓对现实当中种种不正常的情况,有着很强的包容度,似乎见怪不怪。我觉得这是麻木和惰性。就像贾府里的家人,都知道主子的钱财来路不明,却自觉维护主子的财产机密。
王跃文:中国国民性的改造任务远未完成,文学应当继续担当国民性批判的任务。中国老百姓已经很驯服了,可很多官员还经常感叹老百姓越来越不好管了!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总看见官场当中有人不断地怀念过去。有人居然怀念“文革”时期,他们觉得那个时候老百姓好管多了。当然这种论调没有谁敢理直气壮地放在桌面上说,只敢私下里发怨气。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怀念过去呢?这个传统大概从孔子时候就开始了。今不如昔是有些人惯常的心态,正像孔子向往的那样,“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之所以令人神往,无非是那时候民智愚昧,最好糊弄。权力被垄断之后,当权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权力运用得得心应手。
伊渡:我却发现文革暗流在网络上很猖獗。
王跃文:我也注意到了。我在微博上偶有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立即就会招来很多人的围攻,说我是右派、公知。这些人仍是沿袭文革思维,最喜欢在网络上给人扣帽子、划成分。我曾多次回应说,我的眼里无所谓左派右派,只有正派和不正派;无所谓公知母知,只有良知和无知。有些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极力美化文革,否认文革的任何错误和罪恶。
伊渡:我同意您的观点。我们仍然回到对官场的讨论吧。中国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不会和官府过不去的。自古就有句老话,民不与官斗。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官员是被民众惯坏的。
王跃文:有什么办法呢?权力大到人们惧怕的时候就只有认了。如果有望从权力那里得些好处,就更加万事皆休了。所以,趋炎附势是很多人认同的明智选择。这是中国民众的弱点。曾经有的单位搞内部改革,旗号打得吓人:民主推举,竞争上岗;选票面前,人人平等。真是这么回事吗?扯淡!细则规定,领导班子一票等于二十票!有的单位领导一票甚至等于三十票。于是,热热闹闹、装模作样地改革一番,还是几个领导想用谁就用谁,群众意愿仅仅只是意愿。您有意见?人家甩出党管干部的底牌,您就哑口无言了;您再有意见?人家扣您个妄图搞大民主的帽子您就吃不了兜着走。端掉您的饭碗,看您还调皮不?!
伊渡:只要牵涉到饭碗问题,大家就老实了。如果社会资源真正属于市场配置,如果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机制,如果饭碗真正是端在自己手里,大家的腰杆子会硬得多。现在有的官员埋怨老百姓越来越不好管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很多人的饭碗官方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