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觉得不幸福,多半是因为脱离了现实,把幸福定义得过高和过于完美,或仅仅是因为忘了把感受幸福的心灵雷达打开,因此不够敏感的心灵就和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小小幸福擦肩而过,最后在征兆了明显的情况下就真的变得不幸福了。
负责我在《心理月刊》专栏的编辑曾经给我发来一封有关写作方向的邮件,邮件里她问我:“听说肌肤敏感的人心灵相对来说也比较敏感,真的是这样吗?忙碌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敏感些、还是钝感些呢?哪一种敏锐度会让我们更快乐?” 接受这个问题作为我的写作方向之后,我花了一点时间想了一下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我决定不做任何选择,因为不管是敏感还是钝感,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例如,如果我们有颗敏感的心,就能敏锐地觉察到周遭的美丽,我们能看见天空云朵的颜色;能闻见路边小花的芬芳;能听见孩子童稚的欢声;能感触爱人皮肤的温度,还能品尝出食材里所隐藏的细微香气变化。这些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种种美好,都需要有颗善感易感的心,才能觉察和体会得出来。
还有,如果我们有颗敏感的心,我们就能感同身受,知道如何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和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会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把嘴闭上,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别人。我们也会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打开双臂,走上前去给那个亟须温暖胸膛的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们还会知道当身旁的人正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时,如何默默温柔和善解人意地伸出扶持的手。就是因为有颗敏感的心,我们才有能力去看见他人的需要而不只是关注自己,并有能力判断在最恰当的时刻,做出最正确的事来。
另外,拥有敏感的心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帮助我们去觉察和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微小幸福。我常告诉那些宣称自己不幸福的女孩们说,我们之所以不觉得幸福,多半是因为脱离了现实,把幸福定义得过高和过于完美,或仅仅是因为忘了把感受幸福的心灵雷达打开,因此不够敏感的心灵就和生活中屡屡出现的小小幸福擦肩而过,最后在片兆不明显的情况下就真的变得不幸福了。
除了这些感性领域里的好处之外,敏感的心也有很多实用的价值。艺术家因为敏感,所以能捕捉光影、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变化;音乐家因为敏感,所以能听见穹音并谱出天籁;小说家因为敏感,所以能洞察人性,书写出传世的作品……事实上,所有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舒适、更愉悦、更幸福的创造,都来源于某个人身体里的那颗敏感的心。
不过,敏感的心也有可能变成不幸福快乐的原因,如果我们把这敏感的能力用错了地方,它就会像利刃的另一面转过头来伤害自己。我年轻时就总是受这样的苦,自己的喜怒哀乐几乎全取决于身边的人,别人心情好,对我笑了,我就开心得一塌糊涂;别人脸色阴沉,对我不理不睬,我就像做错事了一样自责不已。我的母亲到现在还常念叨着我儿时的几件趣事,其中最让她津津乐道的就是小时候我只要看见路边有小朋友哭,自己就会莫名其妙地跟着一起哭,甚至还会走到小朋友的身旁,蹲在那儿陪他一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