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甲子(1)》1949年 己丑(4)

甲子(1):子年记忆、丑年记忆、寅年记忆 作者:陈晓卿


3月中,“华中轮”船上27人抵达北平。柳亚子用暗语给国民党统治区的友人写信,回顾此行:

弟此次押货内渡,平安到达,已与此间主顾接洽,估计有利可赚,甚为高兴。途中因同业颇多,亦不寂寞。

一周后,北归的知识分子相聚六国饭店,举行茶会。在会上,柳亚子得知,中共中央今日将从西柏坡迁来北平。大家商量之后,决定去机场迎接。下午4时,在北平西苑机场,毛泽东和朱德检阅了部队。随后,他们和前来迎接的柳亚子、黄炎培、郭沫若等30位民主人士合影。几番谦让后,大家把毛泽东推到了中间的位置。

同月,在遥远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封面标题是“民主统一”4个汉字。

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战争也已经迫近。昔日繁华的十里洋场,一副破败的样子。忙着离开的侨民、撤退的国民党部队,充斥着城市。4月的第一天,在上海外滩,昆仑影业公司的影片《三毛流浪记》开机拍摄。3年前,根据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细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头顶上只有三根毛的儿童形象——三毛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制片主任韦布后来回忆说:“因为影片中的反蒋情绪,电影拍摄之中,他曾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上说‘再搞下去,当心脑袋’。”国民党当局扬言要毁了这部影片,剧组不得不将拍好的拷贝藏起来。

4月17日,作家徐迟出现在从嘉兴至南浔的火车上,他刚刚去了一趟上海。坐在火车上,徐迟对这次匆忙的上海之行充满感慨:这个大都会的空气里,隐隐约约地有一股臭味道,闻了很不舒服。这是国民党统治已到了末日的标志,表面上收拾得好像也还算干净,其实垃圾多得没法清除,也没人清除了。

在家乡南浔,徐迟一方面在中学教书,另一方面配合上海的中共党组织进行着和平解放南浔的努力。徐迟在上海秘密得知了一个重大消息,心情愉快的他在旅途中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被他自己称为“一生所写最美的政治抒情诗”——《江南》:

火车窗是最好的镜框。如果里面是江南春雨,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