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宗仁先生晚年》一、府院分裂(1)

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 作者:程思远


一月二十二日,李宗仁发表就任代总统的文告说:蒋介石“轸望国家之艰危,顾恤人民之痛苦,促成和平之早日实现,决然引退,宗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代行总统职权……决本和平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

根据当时南京发表的官样文章来看,蒋介石之所以下野,乃是为了“弭战消兵”;而李宗仁之上台,亦为“促成和平之早日实现”。但实际上蒋的“引退”,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形势所迫,董显光承命所著的《蒋总统传》就毫不隐讳地说:蒋“如再坚持,广西军队将采取军事措施,它将退出武汉地区,让长江一线开放给‘中共军’。蒋总统认为设有此举,将使整个局势不可收拾,遂决意自己引退,给予广西派一个自己试验的机会”。(董显光:《蒋总统传》,第五一一页。)

在这里,蒋介石还翻了一笔旧账,说在一九二七年八月初,蒋介石在徐州为孙传芳、张宗昌打败退回南京,那时雄视中原的冯玉祥,忽然打电报给南京的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主张宁汉合作,“建议宁汉双方中委在开封举行会议”。蒋以兵败,不欲以低姿态参加开封会议,对冯电迟迟不复,但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三人则以为不宜辜负冯的好意,并主张宁汉应当合作,遂于八月八日由李宗仁带头电冯玉祥云:“对今后党派,只有整个之善后,并无两派之争执,关于促进党内团结,似以召开四中全会为宜。”蒋虽签名其中,但名列第四,蒋那时误会李宗仁存心迫他下台,遂于八月十二日由南京去上海,发出通电下野。结果五个月后,蒋又在四中全会上海预备会议中被推复职,有过此次经验,蒋认为历史将会重演。

正因为这样,所以蒋家官书承认蒋此次下野系暂时引退。“所谓暂行引退,并不是说蒋总统已放弃其总统职位。中国宪法并无关于总统辞职的规定。蒋总统把职权交与副总统代理,系根据宪法第四十九条中‘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一段之规定,并根据此一段之规定颁发文告,请李副总统代行其职权。他的引退,既不是辞职,亦非长久退职。他仍继续担任国民党总裁。”(董显光:《蒋总统传》,第五一三页。)最后一句,意即暗示“以党控政”。这样,李宗仁的政策措施,依照惯例,就必须经由国民党中央常会审议,然后方可付诸实施。蒋“引退”以后,仍在他的家乡奉化溪口以“在野地位”继续指挥他的“中央军”。当时蒋的“中央军”仍然大于白崇禧所指挥的广西部队,而南京这一政治中心且直接在汤恩伯控制之下,情况如此,李宗仁自难握有指挥整个南京政府的统一权力。

一、府院分裂

李宗仁上台以后,为重启和谈于一月二十二日电邀李济深、章伯均、张东荪(1886—1973,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1921年曾参加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会议。1941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8年曾参与北平和平解放的活动。卷入“美国特务案”,于1953年5月被开除出民盟。1973年6月2日逝世于北京“秦城”监狱。)等共同策进和平运动,同时指示行政院,作出决议: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1896—1979,曾任国民党内政部部长。1949年国共和谈时,被委派为国民党代表,因其系“CC派”主战分子,被中国共产党拒绝。南京解放时,彭昭贤随国民党去台湾。)为和谈代表,等候共方代表在双方同意的地点进行和谈。此外又派邵力子、甘介侯(1896—1984,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12月,被选为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李宗仁出任代总统,甘介侯作为总统私人代表赴美,接洽李宗仁和杜鲁门晤面。后留美任新泽西州大学教授多年。)先后去上海,分别访晤宋庆龄、章士钊、颜惠庆(1877—1950,曾任北洋军阀政府总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上海解放后,主持上海临时救济委员会及中苏友好协会筹备等工作。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黄炎培、罗隆基、张澜(1872—1955,曾留学日本,1911年领导四川保路运动。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自1941年黄炎培后任民盟中央主席,直至逝世止。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民主人士,请他们为促成和谈有所赞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