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康熙的“诱敌”之局(1)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作者:高国杨


少年康熙的“诱敌”之局——高手过招,沉稳者胜

历史上的少年皇帝,大多难逃傀儡的命运。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康熙大帝便是“小鬼当家”的成功范例。

公元1661年初,顺治帝病危,在他的病榻前便上演了“临终托孤”的一幕。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他们泣涕满襟,信誓旦旦,纷纷表示要忠于职守,生死与共地辅佐好年仅七岁的康熙,而且不计私怨,不听谗言,不求无义之富贵。

就这样,顺治帝放心地撒手人寰。小小的康熙就像是个被遗弃的人类孤儿,突然间就被迫进入到荆棘丛生,野兽遍布的政治丛林。

先说外患,当时满清入关不过二十年,人心并没有真正地归附,反清复明的思想仍然潜藏在部分朝臣民众的内心深处。在广大的南方地区,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尚可喜三藩势力最为强大,多年来一直蓄意谋反。

郑成功的后代也在台湾岛上虎视眈眈,觊觎着东南沿海一带的领土,随时准备反攻。在东北边境则有俄国军队不断骚扰边境,侵吞土地,掠夺人口和财富。西边的西藏蠢蠢欲动,西北部的准噶尔部更是气焰嚣张,连北方的蒙古部落也在伺机南下。

在清朝廷之内,局势则更让人忧心忡忡。

对权力的贪欲让顾命大臣早已忘记了病榻前的誓言。特别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其性格暴躁,为人狠毒,是极难制服的一介武夫。他逐步把持朝廷大权,大肆诛杀异己,曾经伪造圣旨杀害了山东、河南的巡抚和总督。

鳌拜在朝廷之上专横跋扈,盛气凌人,完全没有一点身为人臣的谦恭。他把康熙看作空气,经常当众与之大声争论,甚至大加训斥,直到康熙面红耳赤,不得不做出让步为止。

在康熙十四岁那年,本来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他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大臣索尼也策动其余三位辅臣一起奏请皇上亲政。然而康熙深知,这个皇上的宝座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坐稳。枪打出头鸟,若没有准备便初露锋芒,势必引得鳌拜有所动作,最终招致灭顶之灾。因此康熙便以天下事务芜杂,自己年幼不能料理为由,请四位大臣继续辅政几年。这之后索尼等人仍然屡次请奏,但沉稳的康熙只是收下奏折,蓄势待发。

1667年,索尼病逝。同年七月,康熙把索尼等大臣多次呈请皇上亲政的奏折向臣下宣布,并上奏太皇太后。经过太皇太后的允许,康熙按照祖制于七月初七举行了亲政大典。

索尼去世之后,鳌拜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想直接越过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占据索尼的位置,进而成为宰相,独揽大权。于是,鳌拜拉拢苏克萨哈举荐自己,却遭到了苏克萨哈的严词拒绝,鳌拜当即决定除掉苏克萨哈。苏克萨哈自知斗不过鳌拜,便趁康熙举行亲政大典之时递上了辞呈,并一吐心中的郁结,表示自愿去替先皇看守陵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