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孙中山革命救国道路的开辟(6)

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 作者:张华腾


1905年,孙中山从欧洲到达日本,看到集聚这里的革命同志的革命热情及革命组织之分散,首倡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组织以领导蓬勃发展的全国民主革命运动。领导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逃到东京的黄兴、宋教仁等,对孙中山的提议极表赞成。7月30日,孙中山邀请各省有志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共七十余人,在内田良平宅中举行中国同盟会筹备会。会议的议程是商定会名、纲领、誓词、入会仪式和推定会章起草员等。由于孙中山的革命影响力、远见卓识,在国内外的革命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所以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会议主席。会上,孙中山提议定名为中国革命同盟会,经过讨论,最后定名为“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孙中山又提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获得通过。其实,同盟会之纲领看似简单,却是孙中山革命思想升华的重要体现。以前孙中山强调的是“反清”,而没有把推翻清廷之后的蓝图进行规划。这次提出了“创立民国”的口号,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孙中山说:“自革命同盟会成立之后,予之希望,则为之开一新纪元,盖前此虽当百难之冲,为举世所非笑咒骂,一败再败,而犹冒险猛进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满事业,能及吾身而成功也。……及乙巳之秋,集合全国之英俊,而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有必要指出,同盟会并非是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三个革命团体联合而成,也不是由几个革命团体组成的联盟,它是在孙中山的旗帜下,“集全国之英俊”而成立的一个革命团体。也是当时唯一能领袖群伦的革命政党。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告成立。11月26日,同盟会将宋教仁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确定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据点。在民报创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主张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清廷的统治。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反动,但并不是要消灭满洲民族,而是要推翻满族统治者的政府。其实,孙中山这种带有狭隘民族主义倾向的号召,竟是后来推翻清廷的先导。

“建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其内容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民国是民权主义的核心问题。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对建立民国的内容作了简明的概括,凡国民皆平等,而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出,议会由国民选出的议员组成,宪法由议会制定,人人遵守。五权宪法是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权主义的具体化,是孙中山设想的对三权分立学说的进一步完善。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之前途》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五权宪法的理论。他认为,孟德斯鸠的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学说还不大完备。他看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官吏,主要通过选举和委任两途,二途都有弊端,选举容易作弊,委任导致任人唯亲。为克服这两个弊端,特于三权之外再设考试权和纠察权,以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孙中山在学习欧美时的创造。孙中山建立的民国,是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民主为榜样或模式的,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最民主的,由此可见,中国资产阶级奋斗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和高标准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