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的艰苦努力(5)

反复:再造共和的艰辛 作者:张华腾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商量卷土重来的计划。参加者除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胡汉民以外,还有当地代表黄金庆、吴世荣,怡葆、芙蓉等,各地同盟会代表李孝章、邓泽如等。会上,孙中山针对大家的消沉情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其进行一再鼓励,并说:“革命之风潮已盛,华侨之思想已开,从今而后,只虑吾人之无计划、无勇气耳。”于是,大家精神复振,一致同意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鉴于以往历次起义失败之教训,会议决定:先选500(后增至800人)名革命党人为先锋,担任发难之责,领导新军响应。计划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统率一军趋向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南京,进行北伐,直捣清廷。为了保证起义的胜利,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派人在国内从事组织和联络,一方面派人去筹款,在日本、越南、香港等处购买军械。可谓“倾全力为最后之奋斗”。结果仍归于失败,而且是历次起义中失败最惨烈的一次,因为牺牲了大量同盟会的骨干力量,同盟会精英人物。孙中山评述道:“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总计此次起义,被捕后就义者29人,其他战死者无法知道确数,殓收牺牲的革命党人遗体72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了纪念他们,这次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关于黄花岗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后来孙中山曾指出:“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黄花岗起义失败半年后,武昌起义胜利的号角就吹响了。

以上的一系列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革命党人缺乏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没有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仅仅依靠会党和新军,且在战略上采取速决战,而速决战必然导致战术上的消耗战。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往往将主力组成敢死队,对敌人的重点目标进行突然袭击,即使受挫也不回头,结果常常主攻失利,全局皆输。孙中山的“十次革命”从第一次广州起义,直到最后一次的黄花岗之役,毫无例外地都采取了拼消耗的战术。毋庸置疑,革命派这种急于拯民水火、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后人钦佩,但作为战略构想,尤其是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对政治形势的估计,却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当时,清王朝虽说已经腐朽透顶,行将就木,但相较革命派而言仍居于优势地位。清政府不仅控制着全国政权,面对全国发号施令,可以从各地调兵遣将,补充给养,而且有一支庞大的正规军。据统计,辛亥革命前清军总兵力达一百万零三千八百六十七人,其中装备精良、驻守要地的新军就达二十六万六千人以上。尽管,由于革命派的努力宣传,新军虽有一部分倒向了革命派,但效忠清王朝的仍占大多数。对比之下,革命派的武装力量就显得极其弱小了。不容否认,在军事指挥、政治组织和威望方面,清政府较之革命派是大为有利的。而革命派的领袖们企图通过几次小规模的起义,就摧毁清王朝的军事和政治制度,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未免过于天真。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以上起义的失败,则为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奠下了基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