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重的民族、国家危机面前,当时统治着中国的清政府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应当说,鸦片战争以后的半个世纪,爱新觉罗王朝日益破败衰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已经从顶峰上跌落下来。使其然者,首先是资本——帝国主义多次洗劫和掠夺。对清政府来说,尊严的折辱和利益的分割,是被迫的,痛苦的,其间不无反抗,因而有其组织的五次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争。但是,一次次战争的惨败、一项项丧权辱国的条约,记录着清政府一次次屈服妥协的过程。庚子八国联军入侵之役,清政府以极其屈辱的条件和代价,结束了战争,保存了自己,但已经到了十分虚脱困乏、支离瓦解的地步,专制皇权不得不匍匐在列强的淫威之下。
这是一个已经病入膏肓、极端昏聩的卖国的政府。它不但谈不上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反,却大量出卖国家权益,以换取列强的原谅与支持,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它在国内已经摇摇欲坠的统治。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清政府的打击是沉重的,并且是多方面的。这次战争,充分暴露了清政府腐朽落后的本来面目。30年来一直被大吹大擂说成可以“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无情的事实面前宣告彻底破产。长期以来被清政府倚为柱石的淮军和北洋海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战争的结局使清政府在转眼间就失掉了赖以维持自己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形成了一时难以填补的实力空白。从财政上说,甲午战前清政府虽然早已财用日竭,但在百计搜罗后还可勉强支撑;战后赔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其中第一年就要交付八千万两,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岁入总额,财政平衡因此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日本割占台湾,最初还要割去辽东半岛,更使清政府连“祖宗”的根本重地也发生了动摇;北京的门户洞开,清政府的继续生存遭到了直接的威胁。
甲午战后的严重局势,迫使清政府更加偏向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一心一意地投靠沙皇俄国,企图在俄国的卵翼下,苟延残喘地维持它的腐朽统治。三国干涉还辽的成功,增强了清政府的这种幻想。于是,在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一片联俄的狂热呼声,甚至连依附于英国势力的长江流域的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一时也都极力主张联俄制日。
刘坤一奏称:
凡与俄国交涉之事,务须曲为维持。有时意见参差,亦复设法弥缝,不使起衅。
张之洞更是奏请:
与之订立密约,凡关系俄国之商务界务,酌与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