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史实与传说(5)

寂寞红颜: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悲惨人生 作者:窦应泰


有一年春节,董天恩有意要考考他的学生于凤至的才学,就在春联上写了一句很难对的上联:“新年纳余庆”,于凤至托腮少思,竟挥笔题下“佳节号长春”的下联。董天恩见那春联上的字迹娟秀而遒劲,再看那诗句也对得十分贴切妥当,不由心头一阵喜悦。到了10岁,于凤至不但精通四书五经,而且琴、棋、书、画,样样都行,成了郑家屯有名的才女。

于凤至13岁,即宣统元年的元宵佳节,古镇郑家屯华灯齐明,十分热闹。正是:六街鼓瑟人如织,九衢灯树映月明。从正月十四开始,在县衙门前搞了个猜谜的活动,影壁上贴了无数红红绿绿的谜条。

正月十五那晚,于凤至和几位师妹逛灯到此,影壁上的谜条都被猜中,仅剩一张粉红色的纸条,孤零零地挂在那里。于凤至决心要破这一灯谜,周围的人却说:全镇的文人名士都猜不出,难道你个小女子有什么本事?当时,道尹贺至璋也传出话来,说哪个人猜中此谜,定要破格赏赐。最后当他听说揭谜的是位13岁女童时,不禁大吃一惊。贺至璋忙命侍卫将于凤至请进来,说:“不管猜中与否,你敢揭我的灯谜就有志气。谜底是一味中药的名字。你说谜底吧!”

于凤至开口说:“我猜这味药,就是三七!”她猜对了。贺道尹以为这小女子背后定有高人。可是,在他与凤至对话后,于凤至对他所提各种谜格,例如什么丹顶格、赤劲格、粉底格、秋千格等等,都答得头头是道。贺道尹这才相信面前这位小姑娘的确是本县的一位“奇才”。为此,贺道尹亲自给“丰聚长”送了一块“僻壤奇伶”的红底缀金横匾,以褒奖于凤至的过人才智。

旧历年刚过,张学良就便装微服前往商埠小镇郑家屯。尽管对父亲的媒妁之言从心里不满,可毕竟父命难违,张学良还是违心而来。然而他人虽到了镇上,心却留在奉天城里。张学良在吴俊升的府邸住下后,一连几天不愿前往于家,根本不想见于凤至。转眼来古镇已有六天,吴大舌头虽多次催促张学良去于家相亲,可由于张学良从心里对这婚姻不如意,所以一连数日,他和侍卫每天只在镇街上闲逛,只是不肯理睬于家。急得媒人吴大舌头左右为难。

于凤至对这包办的婚姻也不如意。她虽生在辽河边上的商埠之家,但才学过人,心性高洁,并无高攀结贵之心。初时她听说张学良是文韬武略的将门之子,怀春少女也曾萌发面见张学良的心思。可是后来当凤至发现张学良迟迟不肯上门,多次找各种借口频频爽约,便察觉到张学良爽约背后必有因由。于家等到第八天,仍不见张学良来相亲。第九天,是个绝好的天气。事前得到媒人吴大舌头的消息:次日一早,张学良依照当地民俗,准时到“丰聚长”相亲。于凤至虽对张学良几次爽约心生疑虑,可是这次仍然对张的到来抱很大希望。于家再次张灯结彩,备好家宴,准备迎接这位少帅的光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