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一切知识来源于对观念的批判。”我们的研究从真实的世界出发,从思辨中止矛盾的现实出发。一旦理论与行为实践的结果相悖,我们不应到理论中去寻找原因,而应从形成理论的前提中去寻找,即从观念的批判中去寻找。因此,我们时刻不忘 3000年前老子对我们的告诫:“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研究土地和土地流通问题,就离不开研究土地本身和人。因为,土地的拥有者是人,经营者是人,受益者也是人。因此,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人,把人当作人来研究,把共同富裕和分享繁荣作为共同的指向,是研究土地和土地流通的根本目的。这个根本目的另一层含义是,只要中国一天没有从观念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上完成农本社会向知本社会的彻底转变,也就是一天没有完成绝大部分农业人口向现代城镇市民的转换,将从事专门化劳动的农民转变为从事综合工作的农民企业家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就一天也不能立于现代化国家之林。认识人何其难也。人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至今也是众说纷纭。
黑格尔说:人是自我意识。
卡西勒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萨特说:人无非就是打算要做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因此,他就是他的行为和行动的总和,他就只有他的生活,人原来是个“无”,他什么都不是,等到后来才是他把自己造成的那种人,所以人没有什么本性,因为没有什么上帝怀着人性的概念,人就是人。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百科全书》中记载:人是一种有感觉的、能思考的、有思维的生物,他自由地漫步于地球之上,他似乎是一切其他动物的首领并统治着他们,他过着群居的生活,他发明了科学和艺术,他有自己的善和恶,他为自己选择了主宰者,他们制定法律。人由两种本质组成,一种称为灵魂,另一种叫做肉体。
马克思说,就其现实性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发明语言并使用之,具有负责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联合起来达到生命的目的。中国古代把人当作是有历史记录和典籍,并能自觉将其作为镜子以自省的动物。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