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庄小学(3)

中国在梁庄 作者:梁鸿


但是,说到底,家长还是有一种心思,只要小孩愿意上学,哪怕卖房卖血,总认为有文化有知识好,家长的第一愿望还是求知。你不敢想,算算现在的失学率,比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要高得多。现代化是现代化了,教育程度反而下降了。初中以后辍学率非常高,学生是百分百不想上,也上不进去。升学最大的障碍是网络游戏。家长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管,哪儿管得住?

唉,你说路过小学啥心情?心里都不美,就是没有小孩的单身汉看见心里都不美。再恢复恢复不了了。桌椅板凳被拿跑了,学校不像学校,家长也不会再愿意送回来了。现在,村里大人每天去镇上接送学生,人都快够死了。农民又不是上下班,正在锄地,锄扔了都得去接。梁庄估计有几十家子。6点起来做饭,7点多骑个三轮车或自行车送去上学,中午再接送,下午再接送。活都干不了。有钱人家送到封闭式学校。可那封闭学校是啥?我都打听过了,教学质量差得要不得,成绩都是瞎编的。到考试的时候,老师把题写到黑板上讲一遍,学生还不会做。

留守儿童的毛病在于隔代管教,溺爱多。随着生活的富有,孩儿父母都留有生活费,小花钱儿 也把小学生的习惯弄坏了。你义衡哥前几天回来了,专为儿子的事。儿子都上高中了,天天逃学,上网、打游戏,要么就是在家里看碟。爷爷奶奶气得浑身抖,他反过来骂爷爷奶奶。个个家里放有一二百张碟,大人要是不在家,小孩能看上一天碟。

即使是一个已经离职多年的小学民办老师,你也能感觉到,在他的言语之中,他最担心的不是小学本身的消亡,而是这个村庄文化氛围的消失,一种向上的精神的消失——虽然他并没有清楚地表述出来。也许村庄的真正破败并不在那些内部的废墟,这学校的破败、荒凉,才让人感觉到了这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

让一所学校消失很容易,也很正常,因为有许多实际的理由,人口减少、费用增多、家长嫌差等等。但是,如果从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又不仅是一所小学去留的问题。对于梁庄而言,随着小学的破败,一种颓废、失落与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在许多时候,它是无形的,但最终却以有形的东西向我们展示它强大的破坏力。

如万明哥所讲,当初梁庄小学最兴旺时,全村村民都有一股子精神头儿,在地里干活心里也有劲。上学钟声一响,村民的一种敬仰、尊重之心油然而生。而现在,大家都各奔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挣钱第一,虽然大人也为孩子的学习而生气、焦虑,但是,却不会产生根本的心痛。乡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没有昔日那种文化之乡的感觉。家长虽然还希望孩子上学,并且,出去打工除了想在家盖栋像样的房子之外,更主要的就是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在经济观念、金钱意识的冲击下,在家长缺失的情况下,孩子根本不愿意上学,就等着早早退学,以便出去打工。至于怎么打工,能打什么样的工,好像并不是他们所想的。更何况,现在上大学,并不能够保证将来就一定有出路。

光生叔的孩子秀清,考上了地区的大学,三本,学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四年,每年大概需要一万块钱的学费和生活费。光生叔和老婆,还有秀清的妹妹,一家人出去打工供他上学。但是,毕业之后,秀清却找不到工作,考过几次公务员,都没成功。秀清,单薄的、戴着眼镜的、落落寡欢的秀清,在城里租房子住了几年,不愿意回村里。结果在今年,跟着村里的其他青年出去打工了。说起这件事,大家都摇头叹息,光生叔家现在还住着村里最破的房子,闺女也已经二十五岁,至今没说婆家。还有几个大专院校毕业的孩子,只有一个凭着自己的专业找到了工作,其他都只是在公司做低级员工。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呢?农民?农民工?好像有点儿不太合适。说是城市工作人员?白领?又完全不对。他们处于这样的模糊地带,不愿意回农村,但城市又没有真正收容他们,因为他们并没有收入足够多的工作。他们不需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只能在城市的边缘挣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