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借贷行业的野蛮生长
P2P网络借贷平台这一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英国。2005年,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和戴维·尼克尔森4位年轻人共同创办了一个平台网站——Zopa,为有资金需求和有闲置资金的个人及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该网站于当年3月在伦敦正式上线运营,被认定为全球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2006年,美国出现了提供类似服务的Prosper Marketplace(繁荣市场公司,以下简称Prosper)。2007年,我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正式上线运作。由于这种借款方式比银行贷款更加方便灵活,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复制,比如德国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韩国的Popfunding、西班牙的Comunitae、冰岛的Uppspretta、巴西的Fairplace等。
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P2P借贷行业的整体规模还非常小,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有效提高借贷的成功率及发挥该模式的社会责任效应等方面,各国根据金融环境的不同,对P2P借贷进行了很多创新、改进和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和监管的需要。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下简称美国证交会)对P2P借贷行业进行了整顿,要求所有P2P公司必须先在证交会注册才可以开展业务。
最近,P2P借贷这一新鲜事物在中国的热度超过了全球任何一个地方。2009年年末,中国的P2P借贷公司共有9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P2P网络借贷平台超过200家;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9月末,这个数字已经超过500,整个行业进入疯狂扩张阶段。
在活跃的经济环境和比较严格的金融环境背景下,主要为消费信贷服务这一P2P借贷平台诞生的初衷,在中国的P2P行业中,已经转变为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P2P借贷平台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多种变异,纯信用、纯线上的借贷平台逐步开始向线下渗透,部分平台不再满足于仅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而是参与到交易环节,比如为借贷活动提供担保等。这些变化改变了借贷关系中各参与方的风险收益特征,随着平台承担职责的增加,特别是担保已成为目前国内P2P借贷业务的主流模式,风险迅速向P2P企业集中。成立于2009年的红岭创投是这类网络平台的代表,它向投资者承诺:在发生风险损失的情况下,将为投资者垫付本金。在经营3年多就积累了1 300多万元的坏账垫付之后,该公司已意识到“保本的P2P”风险极大。
统计数据显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P2P平台发展得越迅速,广东、浙江、北京三地的P2P借贷企业数量超过50%。与P2P平台井喷式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开始倒闭。据媒体报道,仅2013年10月全国就陆续有20家P2P平台倒闭或身陷提现困境。野蛮生长的P2P上演着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