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的是,我们常会错误地以为,只要身旁的人胆敢欺骗我们,我们随时都能轻易看穿。这种过度的自信反而会让我们发生更多失误,特别是当熟人刻意针对我们设计一些陷阱,引诱我们自己跳进去时。
因此,前提是以面对陌生人的那种怀疑态度去对待熟人,如此一来熟人的行为基准线对我们而言才是有利的。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大多数人或许得先栽一次很大的跟头。正所谓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不幸碰上小三的大老婆,会很明显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她们不仅不会再轻易地给予他人信赖预付,戳穿谎言的胜率也会显著提升。
当然,再熟、再亲密的人也会做出引人怀疑的行为,这时他们的行为基准线就会成为我们的优势,我们不但可以据此掌握他们言谈举止的虚实,更可避免受累于信赖预付。只不过,这么理想的情况可遇不可求。
智斗测谎机
弗洛伊德·“巴斯”·费(Floyd"Buzz"Fay)因无端卷入一桩杀人案件而坐了多年的冤狱。案发当时,警方利用测谎机对他测谎的结果显示:他否认杀人应该是在说谎。蒙受不白之冤的巴斯发誓要复仇。身陷囹圄期间,他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一位测谎机专家。巴斯在摸索过程中,曾获得心理学家大卫·莱肯(David Lykken)的协助。莱肯同样也对历来的测谎机测试抱持高度怀疑的态度,他曾经写信给巴斯,指点他一些破解测谎机的方法。对巴斯而言,莱肯的援手伸得太迟了,不过他倒是可以将这些心法传授给还有救的其他狱友。
他的策略其实就是设法扭曲基准线。在进行检查性提问时,必须表现得有些紧张,借此避免正常的言谈举止被准确地探测出来。至于虚假的紧张状态则可以借由不同的方式制造出来,好比说受测者可以回想某个恐怖经验,或是缓慢地从7倒数至1。此外,借由一些细微的肢体动作,也可以制造出虚假的行为基准线,例如紧缩括约肌、咬住舌头或是用脚趾用力踩地板等。然而,未经训练的受审者常会使用的一些技巧,例如紧缩二头肌或是大声地咳嗽,实则发挥不了什么效用。
若能在进行检查性提问时善用以上技巧,击败测谎机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以巴斯的狱友们为例,在经过短短二十几分钟的训练之后,他的27名“徒弟”竟有23位通过了测谎,成功率高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