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2006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德文演讲。由克里斯蒂娜·沙特尔沃思翻译为英文。
“21世纪为何要举办文化节”这个问题不应当同“文化节在21世纪有没有未来”混淆起来。但显然,它们混为了一谈。文化节像兔子一样大量繁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们的数量直线上升,至今涨势依然强劲。只在北美一地,就有2 500个文化节。33个国家中至少有250个爵士乐音乐节,而且数字还在连年增长。我对英国比对别的地方都更了解,今年(2006年)英国有221个音乐节,而3年前才有120个。不仅音乐节如此,其他的文化艺术活动也是一样,包括自从20世纪30年代就有的类型,如电影节,还有文学节或书展。这些活动的数目近几年来也在稳步上升,而且通常也包括音乐。今天的文化节已经像足球锦标赛一样全球化了。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令人惊奇。在经济力量日益强大的娱乐业中,特别是迅速扩大的文化旅游业中,这类活动已经成为固定的组成部分,至少在所谓“发达”世界的富裕社会中是这样。如今长途旅行极为便利;与萨尔茨堡文化节的头50年相比,现在办活动的资金十分充足;高等教育的巨大扩张又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受众。今年,一家专做文化旅游生意的英国旅行社推出了去36个国家的150个这类的旅行团,具体包括27个参加音乐节的旅行团。简言之,如今文化成了利润丰厚的生意。
不过这些统计数字到底有什么意义并不明显。艺术创作不是营利性的活动。文化节虽然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但与歌剧一样,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合理。文化节如同奥运会或世界杯足球赛,只靠门票是无法维持的,哪怕是高价门票都不行。如果没有公共或私人的补贴和商业赞助,文化节,尤其是耗资巨大的文化节,根本办不成,歌剧就是这种情形。顺便指出,文化节在原则上不同于今天的大型体育活动,不仅是因为体育活动不像席勒在他的诗作《伊比库斯的鹤》中描述的“歌声飞扬,战车较量”那样,有意识地表现文化的内容,而且也因为文化节不是竞赛,没有输赢。
因此,通过经济分析看不出多少名堂。我认为必须换个角度,比如从地理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先来看这些定期文化节的举办地点。迄今为止,它们大多不在大城市和首都这些实际产生文化的中心。现代最出名的文化节不在伦敦、纽约、华盛顿或洛杉矶,也不在巴黎、罗马或莫斯科。我认识一位精明强干的企业家,他在英国乡下一个位于河边的海伊镇的偏僻地方创办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学节。后来他乘胜前进,在很多地方主办了这类的节日,从意大利的曼托瓦和西班牙的塞戈维亚到巴西的帕拉蒂和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但当他企图把同样的模式引入伦敦时却铩羽而归。在中小型城镇,甚至乡村,举办的文化节反而特别兴旺,比如有些成功的通俗音乐节,或(纽约州库珀镇的)夏季歌剧节。这是因为文化活动,特别是文化节,需要某种社区精神,那不光是兴趣和感情的一致,在通俗文化节上它甚至是一种在公共场合的集体自我表现。这种超越个人的精神在大都市中是少之又少的,只能在特定环境里出现。